-
中國現代茶葉產業鏈分析
2015/4/17 8:33:4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現代茶葉產業鏈主要由種植、加工、流通、消費四大基本環節構成,各環節都與其他產業相聯系,而科技、信息、安全與標準化等基本要素又影響著茶產業鏈的始終,它所追求的是現代茶葉產業鏈主要由種植、加工、流通、消費四大基本環節構成,各環節都與其他產業相聯系,而科技、信息、安全與標準化等基本要素又影響著茶產業鏈的始終,它所追求的是多種形式形成的系統內部的有機結合、互相促進和利益互補的機制。
1、茶葉種植
中國的茶葉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具有如下特點:以傳統的生產加工方式為主,生產組織形式以(茶場、市場、公司)+農戶為主;區域分布明顯,新型茶區(尤其是綠茶)快速發展;茶葉產業技術水平與先進產茶國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表現為茶樹良種普及率低生產力整體水平低下,只有世界平均單產的61%;茶葉加工技術落后,茶葉加工廠普遍存在設備落后、廠房破舊、衛生狀況差的情況,造成茶葉衛生質量不能保證,茶葉品質很難穩定和提高。
2、茶葉加工
在傳統產業鏈中,制茶業一直延續手工操作,一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加工工藝,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等弊端。主要具有如下特點:茶產品結構正在朝優質、有機、特色、質優價廉方向發展,綠茶市場穩中有升;全國加工茶葉的茶廠近7萬家,加工企業規模小;名優茶發展后勁不足,目前國內名優茶占茶葉總量的16%,產值占總產值的44%;茶葉資源開發利用不夠,茶葉深加工產品以及高附加值的茶制品開發明顯不足,產品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很低,基本上是初級產品,深加工產品只占3%左右;
3、茶葉流通消費
茶葉消費方式以散茶為主,包裝茶快速發展,流通主體以茶農為主,構成復雜,流通渠道多樣(詳見前面產業鏈圖示);茶葉消費彈性小,供應(生產)彈性大,茶葉交易以小門
市現貨交易方式為主,一家一戶經營,交易規模小,主要是自產自銷;嚴重供過于求,市場競爭無序、產品銷售沒有形成規模優勢以及品牌優勢,落后的交易方式和管理方式致使茶業流通的規模化和產業化難以實現;產業鏈上下游流通渠道狹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不暢,茶業服務體系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不能滿足產業化經營的需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