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智能硬件十大趨勢:“智能”紅利漸行漸遠
2015/4/20 8:32: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前不久,北京751時尚設計廣場,由太火鳥發起,來自硬件圈、媒體圈、投資圈、平臺圈以及機構圈超過50家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智能硬件蛋年創新大會”中,太火鳥創始前不久,北京751時尚設計廣場,由太火鳥發起,來自硬件圈、媒體圈、投資圈、平臺圈以及機構圈超過50家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智能硬件蛋年創新大會”中,太火鳥創始人雷海波綜合各平臺的銷售、投資和創新數據發布了一份智能硬件趨勢報告。在整個行業經過一番水深火熱的角逐之后,智能硬件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呢?根據太火鳥創始人雷海波演講,鈦媒體編輯將未來十大趨勢整理如下:
一、首先要肯定的是,未來一年智能硬件行業將呈現持續爆發的態勢
從太火鳥本次征集的超過1500款硬件產品來看,穿戴設備、智能家具、健康領域以及母嬰產品增速最大,而圍繞汽車周邊、美顏產品、寵物設備等智能硬件也會面臨規�;陌l展趨勢,除此之外在戶外休閑、智能情趣等關注度相對較低的細分領域也會產生意料不到的機會。
二、一個行業的爆發離不開持續活躍資本界,智能硬件也不例外。
在過去的一年包括億航GHOST無人機、Sleepace睡眠監測器等一大波分屬不同領域的產品都獲得了千萬級的投資。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影音產品等投資熱度和寬度持續發酵;母嬰、健康和汽車周邊產品開始發力;智能情趣、寵物設備成為新的特色投資點。
三、智能硬件產品的豐富度大幅提升
創新工場汪華曾講到,智能硬件是將真實社會實在自動化的重要一環,會貫穿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據太火鳥與數據公園綜合各平臺銷售、投資和創業數據的智能硬件報告趨勢顯示,從2013年至2015年4月,智能硬件產品豐富度在產品類型的廣度和產品種類的深度上大幅提升。換句話說,在萬物互聯時代,身邊一切皆可“智能”。
四、各個細分領域逐漸爆發
創業者不可能做大而全的產品,細分領域的差異化服務可能是今后硬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就拿手環這一硬件品類來講,已經從單一睡眠、記步功能逐步細分為主打支付、社交、游戲等滿足不同用戶訴求的產品。由此看來,在細分市場抓住用戶顯得尤為重要,那些存在真實需求的場景都將會涌現出對應價值的產品。
五、去中心化+平臺化
由于創客的大規模崛起,越來越多的小團隊和集體加入到硬件創新這個領域,導致智能硬件發展去中心化趨勢明顯,但同時平臺化整合和聚集模式仍然是核心趨勢。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以開放的心態接觸各個平臺,包括云端接口、渠道銷售、供應鏈。智能硬件是個多方才能玩的轉的圈子,需要借助平臺的力量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完善自己的產品。如淘寶眾籌對接阿里的電商、云計算等資源,硬蛋平臺則會在后端的供應鏈和渠道方面給創業者提供幫助,還有包括微信硬件開放平臺這樣的項目都給創業者們帶來了很多可能。
六、爆款產品成為新常態
爆款產品成為智能硬件創新發展的新常態,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更多創客擁有均等的成功機會。而根據臨界點理論測算,智能硬件成為爆款產品的幾率在6.3%作用。就拿京東眾籌來講,自2014年7月1日上線以來,誕生了7個千萬級的項目,超過70個百萬級項目,總募集金額也超過三個億。
七、“智能”紅利漸行漸遠,產品回歸品質和體驗
以前深圳模式對于品質、品牌不夠敬畏,對用戶不夠重視和尊重,導致是中國制造而不是中國創造,智能硬件在這個時間窗口被看作是一個絕佳的翻身機會。隨著整個行業逐漸規�;切┰缙谝揽俊爸悄堋奔t利,被貼上“智能”標簽但體驗上欠佳的產品雖然曾經獲得了很大的關注度,但今后會逐漸被更精致、更人性化的新一代產品所替代。
八、產品即是服務
新的智能硬件趨勢當中,產品和服務并沒有明確的界限,突破了傳統買賣關系的一次性交易。用戶購買硬件產品后也就意味著服務才剛剛開始,硬件發展趨勢未來也將從單一產品創新發展為整體服務系統創新。如剛剛發布的海爾嫩烤箱,其打通了烘焙圈當中的食材提供、技巧培訓等后續圍繞產品的一系列服務。
九、越來越重視品牌策略
產品是在工廠里面生產的,但是品牌來自于用戶的頭腦,如何塑造品牌,這就是設計創新和產品創新帶來的一些機會。智能硬件其實未來的價格是越來越扁平的,硬件的價值背后帶來的情感、用戶體驗是可以有溢價的,很可惜的是國內很多智能硬件的產品都沒有帶來情感層面的溢價,你沒有辦法拿這個產品去裝逼。我們可以看到偉大的公司——蘋果公司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讓你裝逼的產品,市場營銷和廣告起了很大的作用。
十、設計成為智能硬件變革力量的主導,讓產品具備附加值
設計和科技整合創新成為新的核心推動力,這里非常強調用戶反向定義,產品設計要充分考量用戶的意愿,由用戶參與設計的產品成為智能硬件創新的新趨勢,同時及時有效撲捉到用戶需求來完善產品設計任何一家產品放都要花心思去研究一番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