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016年智能手環全球銷量預測
2015/5/5 8:33: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智能智能設備在最近一兩年逐漸流行,你總能看到有人帶著運動手環等設備。雖然可穿戴市場看起來有一些起色,但離達到普及還有很長的距離。為什么會普及困難?市場分析公司“貴”不是阻礙智能設備普及的主要原因。
智能智能設備在最近一兩年逐漸流行,你總能看到有人帶著運動手環等設備。雖然可穿戴市場看起來有一些起色,但離達到普及還有很長的距離。為什么會普及困難?
市場分析公司IDATE的Roland Montagne本周在GMIC大會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高昂的價格是影響智能設備普及的主要因素。他表示,與普通設備相比,智能設備使用到更多的用材、軟件研發,成本的確在增加,但產品價格卻貴得有些離譜。他還表示80%的消費者都不是智能設備的狂熱愛好者,所以過高的價格是不被人們所接受的。
Roland Montagne同時認為,可穿戴設備的價格正在下降。首先,聯網通過WiFi,而非運營商流量。其次,可穿戴設備上使用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這也能夠帶來成本的降低。例如,2012年2月,Nike+Fuelband手環問世,售價149美元。2013年5月,Fitbit推出Flex手環,售價100美元。2014年7月,小米手環的價格定在了79元。
價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品的銷售。在2013的第四季度,FitbitFlex手環的市場份額為58%,高于貴了50美元的Nike+Fuelband手環的14%。而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預測今年的可穿戴手環出貨量為1700萬臺,根據小米官方數據,僅僅3月份小米手環就出貨了100萬臺,且華米科技CEO表示增長的趨勢還將繼續。
但銷量增加就意味著小米手環能夠成功留在用戶手腕上么?現在看還不一定。
被小米入股、估值飆升的華米可以選擇以79元的超低價進入市場,加上小米本身的品牌效應快速吸引到數百萬用戶,但購買半年后還有多少人會繼續戴著它才是衡量小米手環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
低價顯然能幫助產品大量賣出去,比如Android平板電腦的銷量早就遠遠超過iPad,但買回去之后的使用量就是另一回事:
根據IDC的數據,iPad的使用量是Android平板的3.5–5倍,這似乎與價格并無聯系。
可穿戴在這方面面臨著同樣的挑戰。或者說,更大的挑戰,畢竟它的使用場景并不像平板那么明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