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語音五大難題懸分析:變革終端產業先談附屬再談顛覆
2015/5/5 8:33:5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智能語音應用正走向成熟,終端產業正迎來一波以智能語音控制為特色的全新革命。那么智能語音能否顛覆未來終端產業?其中的機遇和挑戰又在哪里?眾所周知,語音導航、語音智能語音應用正走向成熟,終端產業正迎來一波以智能語音控制為特色的全新革命。那么智能語音能否顛覆未來終端產業?其中的機遇和挑戰又在哪里?
眾所周知,語音導航、語音拍照、語音撥號、語音喚醒等功能如今已經風靡各種終端,智能語音操控已經從最初消費者無聊時的調侃型應用,發展到如今可真正幫助消費者解決實際問題的功能性應用。智能語音應用正走向成熟,終端產業正迎來一波以智能語音控制為特色的全新革命。那么智能語音能否顛覆未來終端產業?其中的機遇和挑戰又在哪里?鈦媒體作者孫永杰詳細梳理和解讀關于智能語音將面臨的五大難題:
第一、智能語音會是下一代終端的“標配”嗎?
這里的關鍵在于如何定義和理解“標配”。如果從帶有語音功能的角度,現在幾乎主流智能手機廠商的主流智能手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語音功能。而從大的生態系統來劃分的話,蘋果iOS有Siri、谷歌Android有GoogleNow、微軟WindowsPhone有Cortana,當然除了這三大生態系統標配的智能語音應用外,還有所謂第三方開發的智能語音應用,例如目前比較知名的中興智能語音。
但從使用頻率看,我們認為目前所謂的智能語音仍未達到“標配”的要求或者說是目的。即既然是標配,就應該被用戶頻繁使用或者說某些應用非智能語音不可才有實際的價值。否則盡管智能手機上具備智能語音功能(僅表面的標配而已),但用戶并不會在實際應用中去頻繁使用,這種“標配”無論對于廠商的資源還是用戶的付出價值都是一種浪費。所謂此標配非彼“標配”。
究其原因,我們認為,目前智能語音識別率不高或者識別上語義的曲解是阻礙用戶使用智能語音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智能語音支持的應用并非具有不可替代性(采用傳統的觸控方式仍可完成);最后就是智能語音使用的效率。即使用智能語音與傳統觸控相比,無論是在操作步驟、反應時間等構成的效率體驗上并未體現出明顯的優勢。
第二、智能語音的“實用派”與“娛樂派”,哪種用戶更愿意買單?
需要說明的是,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正是由于上述智能語音使用率不高,相關廠商在智能語音發展現階段所采用的不同的鼓勵和吸引用戶盡可能使用智能語音的一種手段和發展策略。對于究竟誰優誰劣,業內是見仁見智。
結合當下智能語音使用率偏低及技術發展尚不成熟,尤其是缺乏不可替代性,我們認為“娛樂派”似乎更適合當下智能語音與智能終端(例如智能手機)的推廣。因為一來可以增加用戶使用的興趣,進而間接提高使用的頻率,加深對于智能語音的理解,同時也可以稀釋因目前智能語音技術所限出現差錯而給用戶造成智能語音不可靠的負面影響。但有一點需要肯定的是,未來智能語音要想從根本上為用戶所接受和普及,實用價值是不可或缺的。從這個意義看,目前“實用派”更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關鍵應用場景下,例如導航,搜索等應用,“實用派”已經是當下是惟一的選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