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桶油”集體換帥 油氣改革大幕即將拉開
2015/5/6 8:32:4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經濟參考報》,作為今年能源體制改革領域的重要任務之一,油氣改革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臺。按照目標,“十三五”期間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將加速推隨著“三桶油”集體換帥,油氣改革大幕即將拉開。
據《經濟參考報》,作為今年能源體制改革領域的重要任務之一,油氣改革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臺。按照目標,“十三五”期間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將加速推進,有望基本實現市場化。
方案落地之前,人員已各就各位。5月4日下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召開中層管理人員大會,宣布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原董事長王宜林接替到齡退休的周吉平,擔任中石油董事長、黨組書記。而中海油確認,中海油總經理楊華將接替王宜林任董事長、黨組書記。
同一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也在中層管理人員大會上宣布,已超期服役的傅成玉從中石化董事長任上退休,接任他的是此前在中國工程院擔任副院長的王玉普。
早在三年前,“三桶油”就經歷過一次換帥。在原中石化董事長蘇樹林調任福建省委黨組副書記之后不久,時任中海油總公司黨組書記和董事長傅成玉轉任中石化集團黨組書記和董事長,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王宜林升任中海油總公司黨組書記和董事長。
但這次大洗牌的背景更為復雜:1.國企改革逐步推進;2.高壓反腐下人事震蕩;3.低油價沖擊業績急降。
時任中石化黨組書記的傅成玉沿用此前中海油改革重組的思路,先后推動中石化旗下多個子公司的重組,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中石化銷售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向綜合服務商的轉型之路。
按央企一把手63歲的退休大限,傅成玉早在2014年8月就已超期服役。但此次他的離任,還是讓眾多業內人士有點意外。市場猜測和今年兩會后中央對混合所有制改革“降溫”,強調其不是國企改革唯一方式有關,擔憂會影響到中石化的改革和轉型。
此外,中石油遭遇反腐風暴。自2013年末開始,多位中石油高管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帶走,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影響。臨近退休的周吉平壓力巨大,在去年多次提交辭職報告,今年兩會期間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他鮮少露面。
又因低油價沖擊,2014年“三桶油”的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石化的凈利潤墊底,結束了五年的增長,同比下滑29.4%。今年開局情況進一步糟糕,中石油、中石化一季度凈利雙雙大降超八成,而中海油的銷售收入降幅也達到近四成。
盡管如此,中國推進油氣改革的步伐不容猶豫。
面對嚴峻的中國能源形勢,安信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中國油氣改革已“姍姍來遲”:
近十年來,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煤炭消費依然占據我國能源消耗總量的主導地位,從2003年至2013年,煤炭消費量占比從69.3%下降至67.5%,下降幅度僅為1.8%。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依然還是以高增長、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性為主,能源消耗利用效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還存在較大差距。油氣體制改革的口號雖然已經進行呼喊多年,但是無論從進程還是結果來看依然是十分滯后和低效的。
另一方面,低油價也為中國增加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會。然而目前我國原油進口仍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的國有油企主導,“兩桶油”進口原油總量占我國原油進口量的接近90%。原油進口權的壟斷使得上游領域高度壟斷,市場化競爭十分不充分,民營企業很難涉足,因此會出現油價下降但消費稅卻提高了的現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