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海南省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2015/5/8 8:32: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截至2014年底,海南省有藥品批發企業376個,其中228家通過新版GSP認證;零售門店3171個,其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5家,下轄門店735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截至2014年底,海南省有藥品批發企業376個,其中228家通過新版GSP認證;零售門店3171個,其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5家,下轄門店735個,零售單體藥店2436個;海南省藥品流通行業從業人數已達27300人左右。從海南省現有162家藥品流通統計直報企業銷售情況來看,2014年營業收入共計154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53.9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利潤總額12.4億元,同比增長39.3%。
一、基本情況
(一)發展概述
2014年海南省藥品流通行業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繼續推進,行業結構調整效果逐步顯現,發展方式不斷優化,行業集中度和流通效率均日趨提升,藥品流通行業銷售規模與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總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二)運行分析
1.整體規模。
截至2014年底,海南省有藥品批發企業376個,其中228家通過新版GSP認證;零售門店3171個,其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5家,下轄門店735個,零售單體藥店2436個;海南省藥品流通行業從業人數已達27300人左右。
2014年藥品流通市場需求活躍,行業購銷穩步增長。據統計海南省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值達到172.5億元。同比增長25%。
從海南省現有162家藥品流通統計直報企業銷售情況來看,2014年營業收入共計154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53.9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利潤總額12.4億元,同比增長39.3%。
2.購、銷結構
海南省參與直報的162家藥品批發企業(七大類:藥品類、醫療器材類、化學試劑類、玻璃儀器類、中藥材類、中成藥類、其他類)醫藥商品購進總額為15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1%。其中藥品類的購進總額為136.8億元,占購進總額的86.75%。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17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其中,藥品類的銷售總額為149.3億元。
按銷售途徑分為對批發的銷售占比為78.8%,對醫療終端的銷售占比為18.7%,對零售終端的銷售占比為0.75%,對居民的零售占比為1.7%。
3.不同類型營業收入結構
162家藥品流通企業中,私營企業營業收入為129.8億元,占藥品流通直報企業營業總收入的84.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務收入為13.4億元,占藥品流通直報企業營業總收入的8.7%;股份制企業營業務收入為3.3億元,占直報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2.14%,主要以私營企業占行業發展的主導地位。
2014年規模以上藥品流通直報企業營業務收入所有制結構分布:
二、海南省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 2014年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醫保制度的進一步縱深發展,醫保報銷比例、報銷金額不斷增加,為藥品使用提供了增長基礎。海南省醫藥批發企業的數量雖未增加,但銷售總額較上年增加了25%。藥品連鎖企業由去年的13家增加至現在的25家,增加了近一倍。
(二)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2014年新版GSP換證工作正式實施。截止2014年底海南省共228家企業通過新版GSP的認證。新版GSP對企業經營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既增強了流通環節藥品質量風險的控制能力,又推動了大型醫藥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對小散企業的兼并重組,一些小規模的商業企業無法達到認證標準,已開始著手轉讓或被兼并。逐步改變海南藥品流通領域中的散、小的現狀,實現行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2014年海南省排名前10位的藥品批發企業營業收入已達73.9億元,占全年整個藥品批發企業營業總收入的4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7個百分點。
目前,海南省營業收入達10億元以上的藥品批發企業有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家;營業收入達到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家;營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5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家。
(三)藥品零售連鎖經營企業不斷增加,但總體銷售額增幅不大。
2014年藥品連鎖企業由2013年的13家增加至現在的25家。連鎖門店數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目前,海南省連鎖門店數約占零售門店總數的30%。另外,海南省還培養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藥品連鎖企業,業務遍布海南省各市縣及其主要鄉鎮。但社區醫療與新農合這兩大醫改重點投入的醫療保障項目,擠占了零售企業相當一部分市場。另外新版GSP增加藥店運營成本,還有零售人工,鋪租等剛性成本的增加,使得零售企業門店數量不斷增加但銷售額增幅不大,有的企業銷售額較去年甚至有所下降。
(四)藥品中標價低,經營企業采購難。
基本藥物的價格下降、最高零售價的限定以及醫院一品兩規的限定,讓小型企業的生存受到嚴重的挑戰,經營環境的每況愈下,使得失去中標名額和配送資格的企業逐步退出市場。大、中型的醫藥企業雖然可以生存,但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有的藥品的的中標價比采購價還要低,使得上一級的供應商不愿出售商品,從而出現采購難。
(五)醫療機構回款難度大,拖欠時間長、企業資金壓力大
2014年海南省參加藥品流通直報企業營業收入為154億元,應收帳款為42億元,占到營業收入的27.3%。其中主要銷往醫院的部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77%以上。
海南省《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規范》中規定,回款時間從貨到之日起最長不超過60天。而海南省醫療機構實際回款期平均為218天左右,個別醫療機構拖欠醫藥流通企業貨款長達17個月之久,海南省醫療機構回款期排名數全國最后。海南省醫療機構長期拖欠貨款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醫藥流通企業的資金周轉及納稅貢獻。醫院長期拖欠貨款,造成批發企業內部運作效率低,財務、物流、銷售、采購等多個環節都受到影響,大幅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醫療機構占壓藥品批發企業資金,致使藥品批發企業財務費用急劇增加、毛利降低,嚴重影響了藥品市場的流通秩序及供應鏈管理鏈條流程的運作。由醫院拖欠貨款影響到經營企業的資金周轉導致生產企業的資金鏈也受到影響,最后導致醫院部分藥品短缺,整個供應鏈條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直接影響了供應商、分銷商、醫療機構三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及新醫改目標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運行。
(六)醫藥電子商務逐漸發展
近年來,中國醫藥電子商務悄然興起。醫藥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經營模式,在便利性、減少流通成本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藥品電子商務平臺將成為未來藥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海南省也已經開展互聯網第三方平臺上的藥品網上零售相關工作。截止2014年年底,藥品網上零售B2C(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企業已有3家。
三、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今后一段時期國家對醫藥行業的宏觀調控力度將不斷增加,各級政府對藥品流通企業扶持的力度也將不斷加強,平穩發展將是醫藥流通行業的主旋律。受國內經濟增長總體趨緩影響,特別在藥品價格持續下降,藥品經營企業成本快速上漲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微利化運行特征將會更加明顯。但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藥品需求增長,慢性病及改善生活質量藥物的需求增加,加上醫保覆蓋面擴大,醫保支付水平提高,人均用藥水平持續增長,加上我藥療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將會帶動醫藥消費需求,藥品市場需求將繼續擴大,海南省藥品流通行業仍將保持增長。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