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十大城市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大降六成
2015/5/8 8:33: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受到土地市場回暖滯后、各地推地節奏放緩等因素影響,4月份,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國10大城市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大降六成,土地出讓建筑面積也出現大幅同環比下滑。數據受到土地市場回暖滯后、各地推地節奏放緩等因素影響,4月份,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國10大城市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大降六成,土地出讓建筑面積也出現大幅同環比下滑。
數據顯示,4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西安、成都和重慶10大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285.5億元,環比下降35.1%,同比下降60.3%。同期,這10個城市的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環比下降58.9%,同比下降62.1%。
10城市土地成交面積跌幅明顯擴大,打破了此前橫盤筑底的狀態,2014年以來土地成交面積不斷下探的趨勢繼續深入。
分析稱,一方面由于假期因素影響,尚未正式進入政府供地窗口期,土地市場供應量較小,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進入“新常態”已成業內共識,企業拿地相較之前更為謹慎,因此成交總量呈現大幅低開的狀態。不過,依托于政策紅利在促進商品房市場持續復蘇的情況下,土地市場目前低迷的狀態,有望在下半年出現反轉。
值得注意的是,10個城市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與其余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形成明顯反差。業內指出,一線城市盡管土地成交面積下滑,但其成交均價同比上升45.5%,環比上升26.3%,成為帶動一二線土地市場回暖的主要動因。而二線城市則大多土地成交量大幅減少,成交均價持續下降,整體市場依舊低迷。
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率先回暖也顯示出房地產開發企業“聚焦一線”的趨勢。
4月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傳遞出明顯的回暖信號。4月持續下跌近一年的百城房價出現止跌跡象;北京4月二手房成交創下25個月新高;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在2014年以來再次出現了“日光盤”,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度開始回升。
業內人士預計,樓市升溫會逐漸傳導到土地市場,土地市場也將緩慢復蘇。中國指數研究院當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中國40個城市土地成交金額為216億元,環比有所上升,其中北京市土地出讓金達107億元,連續三周高居榜首。
大房企也開始更為積極地拿地。上周,首創以56.4億元拿下北京年內總價次高地塊;萬科繼連拿太原兩地后,再奪廣州蘿崗巨無霸地塊;藍光則拿下成都高新區一塊總單價雙料“地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