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國高爾夫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2015/5/14 8:33: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的中國高爾夫行業,是政策走向逐步清晰、整治行動開始逐步落實的一年。面對中央政府“清理整治和規范發展”政策的相繼出臺,地方政府和行業根據中央清理整治的2014年的中國高爾夫行業,是政策走向逐步清晰、整治行動開始逐步落實的一年。面對中央政府“清理整治和規范發展”政策的相繼出臺,地方政府和行業根據中央清理整治的精神和安排的步驟,依據各自的情況開始高爾夫球場的整治。各地政府在落實中央指示精神中,細化了這些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和步驟,明確了清理整治的時間計劃,全國多地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直至年底,仍有部分省市的具體措施、步驟、計劃尚不明朗,但從目前的趨勢看,按中央政府的安排步驟和時間表完成整治任務是可以預期的。
從今年4月北京《關于調整北京市非居民用水價格的通知》印發,以北京作為試點提高高爾夫球場用水價格;到7月份國家發改委等十一部委聯合發出《關于落實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具體明確當前存在球場設施的清理整治分類和落實措施;再到10月份《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發布,簡化相關賽事審批手續,促進體育制度改革。中國的高爾夫行業一方面面臨著國家層面對高爾夫行業的清理整治,另一方面又跟隨著整個體育行業的深化改革而進入了體育產業改革的實施期。國家層面高爾夫政策的陸續出臺,對中國高爾夫行業在2014年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深層次的影響。如果說從1984-1994年是中國高爾夫的萌發期;1994-2004是中國高爾夫的起步期;2004-2014年是中國高爾夫“野蠻生長”的十年。那么,從2014年起,中國高爾夫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本年度將可能成為中國高爾夫發展的轉折之年。
雖然行業目前正在經歷“清理整治”帶來的“嚴冬”,但這是行業發展過程中多年“失范”發展和“野蠻”生長的代價,也是規范發展的必經階段。我們認為政策影響總體趨于正面,隨著“規范發展”階段政策的出臺,科學、有序、規范的精神實質將成為中國高爾夫今后的發展方向。2014年朝向白皮書統計全國共有高爾夫設施538家,合計656個18洞球場,包括今年建成開業(或內部試打)的高爾夫設施17家(合計16個18洞球場)。這是朝向白皮書2009年開始調查以來,新開球場設施數最少的一年。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年有不少于76家高爾夫設施因清理整治或自身原因全年或部分時間停止營業。
圖:2014年中國高爾夫設施18洞球場分布狀況
在打球輪次方面,2014年全年共產生總打球輪次1190萬打球輪次,相較2013年度下降了25萬輪次,全國平均降幅為2.1%。這也是朝向白皮書開始統計打球輪次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除了受到國家政策因素的影響外,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增強、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高爾夫人口總量不大且增長緩慢、沿海地區(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海南等地)的國外客流量(主要為日韓客人)大幅減少等因素,是導致客流量下降的關鍵因素。
但我們也注意到本年度全國打球輪次并未發生太大的變化,首先是因為高爾夫人口的自然增長抵消了部分打球輪次的減少。其次,很多球場在地區激烈競爭中,調整打球價格和服務策略,降低消費價格,也刺激了部分對價格比較敏感的高爾夫人口,增加了打球頻率,而這部分對價格敏感的群體,多為非核心人口。再次,近年新開業球場也為培育當地高爾夫人口做出了貢獻,這部分高爾夫陌生地區新生高爾夫人口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部分人群退出高爾夫運動所減少的打球輪次。此外,根據白皮書多年數據,中國高爾夫大眾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中高頻高爾夫人口在積極帶動家人、朋友參與這項健康休閑運動中起到較大的作用,高爾夫運動的體育本質逐漸顯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