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互聯網+”行動計劃為何劍指電子商務?
2015/5/23 8:33: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商務部近日發布《“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重點將在農村電商、電商進中小城市、進社區以及跨境電商等方面創新流通方式,解決電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問商務部近日發布《“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重點將在農村電商、電商進中小城市、進社區以及跨境電商等方面創新流通方式,解決電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問題。
《“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是商務部貫徹國務院部署的具體政策,加快互聯網與流通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流通產業轉型升級,釋放消費潛力。《行動計劃》提出了以互聯網為載體、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工作思路、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未來對于引導生產、促進流通、擴大消費、吸納就業以及改善民生將產生重要意義。
據統計,商務部《“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屬于第一個部委層面的專項行動計劃。今年以來,八大部委相繼為“互聯網+”鳴鑼開道,包括發改委、衛計委、工信部、交通部、旅游局、農業部、能源局、商務部。
商務部“互聯網+”行動計劃劍指電子商務領域,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聶林海介紹,未來,商務部門以“互聯網+流通”為載體,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完善政府在公共服務、市場監管和宏觀引導方面的職能,加大公共環境建設投入,進一步深化電子商務應用,推動傳統流通產業轉型升級,開辟就業增收新渠道,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
其主要目標是在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子商務進中小城市、電子商務進社區、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打造安全高效、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流通產業升級版,實現流通方式的不斷創新、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流通環境的進一步完善。
在主要目標的基礎上,商務部還制定了具體目標:力爭在2016年年底,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網上零售額達到5.5萬億元。力爭在1到2年內,在全國創建培育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示范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不低于30%;創建60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培育150家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打造50個傳統流通及服務企業轉型典型企業,培育100個網絡服務品牌。同時,推動建設100個電子商務海外倉;指導地方建設50個電子商務培訓基地,完成50萬人次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培訓。
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子商務進中小城市、電子商務進社區、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跨境電子商務,這幾個方面的發展目前都剛起步,未來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亟待國家出臺有關政策,來進行相關引導與扶持發展。例如電子商務進農村,《行動計劃》把其擺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因為我國農村市場廣闊,農村人口占14億人口的56%,農村消費潛力巨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