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莓陷“被收購傳聞”最終是否會放棄手機業務?
2015/5/27 8:33: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Recode中文站報道,黑莓5月23日發布聲明,證實該公司將裁減智能手機部門的大量員工,此舉旨在讓日益萎縮的手機業務實現盈利。黑莓聲稱,該公司已經“決定整合軟件文/姜伯靜
在一連串的被收購傳聞之中,黑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裁員。
根據 Recode中文站報道,黑莓5月23日發布聲明,證實該公司將裁減智能手機部門的大量員工,此舉旨在讓日益萎縮的手機業務實現盈利。黑莓聲稱,該公司已經“決定整合軟件、硬件和應用業務,此舉將影響全球大量的員工”。
裁員,在黑莓這里已經不是新鮮招數。在過去幾年里,黑莓曾經數次裁員,意圖來緩解自己的危機。2011年7月,黑莓裁員2000人;2012年6月,黑莓裁員5000人;2013年,黑莓更是裁員達4成。與2012年時的超過1.6萬名員工相比,今天的黑莓只剩下7000名員工。經過這一次次大規模的裁員之后,黑莓手機的業績并沒有明顯的改觀。整個2014年,黑莓僅僅售出850萬部手機。截至2015年 2 月 28 日,黑莓在過去的這個財季營收創9年來新低,只有6.61 億美元,售出手機130萬部。唯一讓人欣慰的是,黑莓終于轉虧為盈,在這一財季斬獲了2800萬的利潤。只是,這微薄的利潤絲毫無法掩蓋黑莓手機的越發邊緣化,以及黑莓已經不是一家超級公司的事實。
前幾次裁員的結果,是黑莓不得不去適應黑莓手機已經不是主流產品的事實;那這一次即將開始的黑莓裁減智能手機部門的大量員工,在我看來則是預示著智能手機在黑莓公司內部將越來越處于“靠邊站”的地位。照目前的情況看,黑莓公司已經不打算靠手機業務“東山再起”了。
其實,與其像“雞肋”一樣看著智能手機這塊業務,還不如放棄了它,就像當初的愛立信和諾基亞。
愛立信和諾基亞,也曾經歷過由輝煌到慘淡的陣痛。但痛下決心放下手機業務之后,二者的日子過的都很滋潤,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樣緊緊巴巴。目前,愛立信不但在通信設備領域繼續強勢,而且在手機專利方面頻頻出手,不斷打官司、“收租子”;而諾基亞則一掃之前的頹勢,在2014年第四季度盈利,當季實現凈利潤4.43億歐元,并且它的地圖業務成為了香餑餑,正在待價而沽。
雖然黑莓的主營業務與他們不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產業”,如果扔掉手機這個“賠錢貨”,說不定也會過得不錯。
第一,沒有了手機,黑莓可以更加專注的去做企業安全市場。
未來,企業級安全市場的天空會越來越廣闊,而這,恰恰是黑莓的長項。2014年,黑莓收購了反竊聽公司Secusmart,更是讓自己如虎添翼。黑莓,可以在未來將自己的安全服務應用到其他企業的硬件上去。而實際上,黑莓已經在悄悄的進行這項業務了。早在2013 年,黑莓就與三星達成合作,將企業安全平臺運用到三星旗下的 Galaxy 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上去。在今年3月份,黑莓與三星和IBM 共同開發了專為政府和企業用戶設計的平板電腦 SecuTABLET。看上去,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黑莓CEO程守宗早就表示過,將通過投資、并購和合作的方式向醫療、金融、法律等企業服務拓展業務觸角。
如果黑莓認真做企業安全市場,效果說不定會不錯。問題是,蘋果、三星等企業對這塊市場也虎視眈眈,黑莓能否能斗得過他們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