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5月上汽集團汽車銷量分析:6年來首次下降
2015/6/6 8:35: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當市場寒冬真正到來,車企慣常使用的“價格杠桿”似乎并不那么好使了。6月4日晚間,上汽集團公布了5月銷量數據顯示,集團5月汽車銷量43.44萬臺,同比減少4.5當市場寒冬真正到來,車企慣常使用的“價格杠桿”似乎并不那么好使了。
6月4日晚間,上汽集團公布了5月銷量數據顯示,集團5月汽車銷量43.44萬臺,同比減少4.51%;1~5月,集團累計銷售汽車241.57萬臺,同比減少0.96%。
在2009年~2014年,隨著車市高速增長,上汽集團的銷量也一直處于快速上升期。第一財經(微博)客戶端記者查閱上汽集團的數據顯示,2014、2013、2012、2011以及2010年的1~5月,上汽集團銷量增速分別達到12.7%、15.4%、11.3%、13.8%和48%。2009年,上汽雖然沒有單獨公布前5月銷量情況,但上半年增速也高達23.7%。由此可見,2015年前5月銷量的下降應該是自2009年6年來上汽集團同期銷量的首次下降。
細分來看,5月兩大合資公司銷量都出現同比下滑之勢。其中,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降幅分別為1%和10%,而上汽自主品牌同比降幅更是超過了28%。前5月,上海大眾0.23%的增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上海通用和上汽自主品牌則分別下降6%和34%。
6月3日,一汽大眾對外發布的5月銷量數據顯示,5月一汽大眾銷量為13.73萬輛,同比2014年同期的16.05萬輛下滑14.5%。
這樣的情況并非不在車企的預料之中。因此,早在前兩月,為搶奪市場,包括上海大眾、通用、一汽大眾、福特等主流合資企業已經紛紛采取各種降價方式,以贏得更多的市場訂單。
但是,從5月上述三家企業的普遍表現看,以前“百發百中”的手段現在新一輪的車市寒流中儼然失效。“以前降價有用,是因為市場的需求還在,而現在,市場總的增量需求已經十分有限,因此價格促銷帶來的作用也不那么明顯了�!币患易灾髌放平涗N商人士認為。
市場需求有限,但各大汽車廠商的產能卻處于逐年提升的狀況。隨之而來的產銷矛盾也將越突出。以上汽集團發布的數據為例,2015年5月,汽車產量較銷量多出近4.5萬輛,前5月產量較銷量高出12.77萬輛;反觀2014年,5月產量僅超出銷量1.3萬輛,前5月銷量更是較銷量多6.75萬輛。
即便是在此背景下,各大車企擴充產能的勢頭并沒有止息。在5月下旬,上海大眾長沙工廠建成投產,年規劃產能達到30萬輛;在此之前,上海通用武漢工廠以及長安福特杭州工廠也宣布建成投產。在杭州工廠外,長安福特還在2015年內正式收購了長安集團旗下的哈飛工廠,擬進一步擴大產能。
雖然一個工廠從計劃選址到最終落地并投產,需要一定的審批時間和建設周期,所以并不能將上述企業的擴產認為是與市場趨勢相違背的行為,但在車市下行的背景下,車市產能過剩的風險其實已經在發酵。在此之前,福特汽車承認其已經縮減了在華產能,而有消息稱,寶馬汽車也對其工廠的工人生產節奏進行了調整,以避免產銷矛盾進一步擴大。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7.3%,雖然較4月下降了3.2個百分點,但仍然處于警戒線水平以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