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2P平臺三大兜底模式:“中國式”剛性兌付怎么做?
2015/6/13 8:32: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后基金模式。債權劣后基金正在被P2P平臺借鑒,其優點是,提高壞賬覆蓋率,信息比較透明。P2P平臺數量正在爆發式增長。從2014年至2015年6月,新成立的平臺后基金模式。債權劣后基金正在被P2P平臺借鑒,其優點是,提高壞賬覆蓋率,信息比較透明。
P2P平臺數量正在爆發式增長。從2014年至2015年6月,新成立的平臺多達942家,僅2014年全年就超800家,其中2014年全年的總成交量達2500億,較2013年增長250%。
根據中申網數據監測顯示,剛剛過去的5月,P2P行業出現的問題平臺數量為59家,問題包括提現困難、跑路、壞賬、第三方擔保倒閉等。某P2P平臺CEO甚至放言:
現在行業的平均壞賬率在8%左右,逾期率更是普遍超過20%以上,并非多數平臺宣稱的1%到3%的低壞賬率。
同時P2P平臺也即將進入第一輪第二輪集中兌付期,這對很多平臺都是一個考驗。
首先,之前由于粗放式發展,很多平臺積累了大量風險,在高運營成本、高資金成本的“雙高”壓力下,平臺資金流動性會大大減慢,隨時可能爆發流動性枯竭的風險。目前大多數平臺都比較同質化,一旦出現價格競爭,將會淘汰一大批平臺。
其次,目前大多數平臺都是以新的融資來掩蓋壞賬,本質上都是龐氏游戲,一旦平臺融資額下降,不可避免會出現流動性問題。預計未來幾年時間內,90%的平臺會關門或者倒閉。
目前P2P平臺處理壞賬和逾期的手法普遍有三種:
用續期的方式解決流動性問題,
用各種形式的資產包資產處理壞賬,
用關聯人解決平臺運營資金問題。
那么,注冊資本和兜底有關系嗎?很多P2P平臺在B、C輪融資后,提高了注冊資本,比如拍拍貸將注冊資本提高到1億元,麥子金服獲得海通創新10億元投資后,將注冊資本提高到1億800萬元,“豪豪”的注冊資本從側面證明一家P2P平臺的資金實力,但是,注冊資本只能證明其作為信息中介的實力,信息中介沒有義務為壞賬兜底,如果發生巨額壞賬,從法律層面來說,注冊資本不會被用來墊付。
鈦媒體曾推出專題討論:P2P平臺是否需要兜底?當下國人接受的投資教育水平普遍不高,這導致眾多P2P平臺對投資人進行剛性兌付,完全兜底(鈦媒體作者有觀點提出,中國式P2P的兜底邏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鈦媒體編輯梳理一下國內P2P平臺兜底模式,主要有三種,即擔保模式、風險保證金模式、債券劣后基金模式。這三種模式分別如何運轉,分別有哪些風險?
擔保模式
這是擔保行業的保證金模式,在業內又被稱作P2N,目前有614家平臺屬于P2N模式,總占比65.1%。
這類平臺大多選擇跟擔保公司或小貸公司等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合作,由擔保公司針對平臺項目提供擔保,并向平臺繳納占項目總擔保額度10%左右的保障金,作為風險保障金撥備。
P2N模式在資產端很輕,不需要厚重的業務支持,所以發展較快。如果一家P2N平臺和體量較大的線下金融機構合作,很快就可以通過最低的成本實現平臺交易量的規模化。
鈦媒體記者此前接觸過一些東南沿海的網貸平臺,便是如此操作,他們往往在當地有一些線下背景,和本省的大型擔保公司合作,美名其曰“雙重擔保”甚至“多重擔保”。其弊端是:“輕資產”隱含的風險巨大,不少擔保公司聯合融資客戶線上騙貸,而所謂的保障金擔保方也只是轉手人,最終出資的還是融資方。
而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一方面推高了融資方的融資成本,增加違約風險,另一方面讓擔保變得有名無實。一旦擔保公司破產,“多重擔保”都是浮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魅藍手機2配置真機曝光:神似魅藍note2
- 下一篇:中國正式發布公路物流運價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