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車險改革正全面落地實施 價格戰不會全面爆發
2015/6/17 8:35: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6月1日吹響號角的商業車險改革正全面落地實施。自主權進一步擴大后,車險將進入更全面、更多維度的競爭環境,但監管人士判斷市場不會出現價格戰現象。最新數據顯示,截6月1日吹響號角的商業車險改革正全面落地實施。自主權進一步擴大后,車險將進入更全面、更多維度的競爭環境,但監管人士判斷市場不會出現價格戰現象。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黑龍江、山東、廣西、重慶、陜西、青島等6個試點地區各保險機構共承保機動車44.4萬輛,實現商業車險保費收入15.6億元。
就市場最為關心的費率水平問題,昨日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分析:“絕大多數低風險消費者獲得車險保費優惠。商車費改最核心的主旨是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自主權,所以保險公司在定價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定價模型對不同的車型厘定不同的費率,同一輛車在不同保險公司詢價會有不同的保費。”
從技術層面看,此次改革中風險保費和費率調整系數是兩大核心變動因素。記者獲得的一份行業標準性文件顯示,在定價上,費率調整系數確定的公式為無賠款優待系數×自主核保系數×自主渠道系數。
劉峰表示:“這次改革試點階段賦予保險公司兩個浮動系數,分別是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這樣費率因子才有一定的浮動權限,其空間是上下15%,假設基數是1的話意味著向上向下的變動幅度都可以到30%。”
根據保監會的測算,原來的七折優惠取消之后,如果各項優惠疊加,駕駛習慣良好的車主、3年以上不出險,其優惠幅度會遠遠低于原來的七折,最多或可以優惠到五折以下。
風險保費上,基準純風險保費為投保各主險與附加險基準純風險保費之和,基準純風險保費中按現有費率表進行平移,并且引入車型系數考慮了車型差異。劉峰表示:“由純風險損失保費指標來看,浮動空間是可以到兩倍,自主比例很大。”
另據平安產險相關負責人分析:“此次商業車險改革在費率定價方面的亮點還有四個,一是車損險定價引入了車型因子系數,根據不同車型進行定價;二是基準附加費用由各保險公司報備后使用;三是進一步拉大無賠款優待因子的區間范圍;四是調整系數中自主核保系數由各財險公司報備后自主使用。”
另外,商車費改的全面落地讓業界憂心的還有一點,即價格戰會否出現。對此,劉峰指出:“改革初期市場都會出現波動,一些地區波動也比較大,不過這在改革方案之初就已經有所考慮,所以我們的判斷是市場不會出現價格戰的情況。”
事實上,經營車險業務盈利已經成為行業普遍共識。此前,市場運行效率較低,“低賠付、高費用”的情況普遍存在,目前我國車險賠付率與費用率約為65:35,而保險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則在75:25左右。
商車費改落地后,監管層的監管約束要求有明顯提升。在前端,保監會會通過嚴密的非現場監控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在后端,償付能力監管也有硬約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