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消費引擎:2018年海淘族市場規模或達1萬億
2015/6/17 8:35: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新常態”下增長放緩的中國經濟,正面臨新一輪的消費結構調整和消費引擎啟動。6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圍以及促進跨“新常態”下增長放緩的中國經濟,正面臨新一輪的消費結構調整和消費引擎啟動。
6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圍以及促進跨境電商的政策利好,被看成提振消費,拉動經濟的積極信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過去30年拉動經濟的投資出口兩駕馬車顯出疲態之際,中國消費逐漸發力,成為托舉經濟最平穩的“馬車”。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97萬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出口下降2.8%;進口下降18.1%。今年前五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9.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降幅較前四個月持續加深。國家統計局公布固定資產投資數據,1月-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下滑至11.4%,創15年新低。
然而消費這一經濟慢變量卻悄然升溫,2014年最終消費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1%,今年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這意味著,消費已經超過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去年以來,包括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的克強指數增長乏力,而圍繞消費的系列指數則為陰霾中的一抹亮色。服務業、消費增長率、三產占比都出現穩步攀升。
消費數據向好,讓更多學者對消費寄予厚望。近期,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引導動力機制切換,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
然而,官學兩界不少人士認為,刺激消費的政策需要慎行,因為消費是更具黏性的變量,消費不可能像出口和投資那樣,任由政策在短期內刺激而保持高增長。否則透支未來消費,可能帶來的是更長期的消費低迷。以2008年為例,為刺激消費,相關部門采取以農村家電消費補貼為主的“家電下鄉”政策,短期內刺激了農村家電消費,但也提前透支了消費,延緩了家電企業技術升級和產業改造的佳期。
消費是否需要刺激?提振消費的著力點在哪里?當中國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轉向個性化、多樣化之際,政策如何發力?當人們越來越吊高對拉動消費的興致時,亟待號準消費之脈。讀懂消費的真實圖景,建立正確的消費認知,才能采取有效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進而重構中國的消費版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