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家居領域的三種生存模式分析
2015/6/17 8:35: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有的人說智能家居是虛幻的,因為摸不準它到底可以智能到什么程度;有的人說智能家居是奢侈的,幾千到幾萬不等的價格好像放在別墅里比較適合,如果要二次裝修豈不要大出血有的人說智能家居是虛幻的,因為摸不準它到底可以智能到什么程度;有的人說智能家居是奢侈的,幾千到幾萬不等的價格好像放在別墅里比較適合,如果要二次裝修豈不要大出血?“把遙控器都放在手機里,就成了遠程控制。把家電連上網,就成了智能家居。我是不太感冒的。”在點名時間上,很多用戶都有類似的疑惑。
海爾、小米等巨頭布局生態創業公司想“自己生孩子”
有的人說智能家居是虛幻的,因為摸不準它到底可以智能到什么程度;有的人說智能家居是奢侈的,幾千到幾萬不等的價格好像放在別墅里比較適合,如果要二次裝修豈不要大出血?“把遙控器都放在手機里,就成了遠程控制。把家電連上網,就成了智能家居。我是不太感冒的。”在點名時間上,很多用戶都有類似的疑惑。
智能家居創業團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但一切都在萌芽階段。“一般的智能家居團隊,一年的出貨量只有一兩萬。”AbleCloud智能硬件云平臺創始人李海磊說道。
在初創階段,他們會更在意培養用戶習慣,還是擁抱大生態呢?
云是智能家居生態圈的必要組成部分,可以把云的角色想象成生物學中的培養液。基于云的依附方式不同,可以將智能家居領域分成三種生存模式:第一種是找“大家庭”,加入阿里、小米、京東等大生態,免費使用巨頭的開放平臺;第二種是找“伴侶”,從合適的智能家居云平臺購買云端服務,實現遠程控制、數據分析等功能;第三種是“生孩子”,自己搭建云平臺,接入自己的智能家居設備,不靠別人走自己的路。
海爾、小米們的“單品聯盟”
海爾剛剛宣布和蘋果合作,實現了用iPhone控制海爾家電的構想,小米就發布了全新路由器,想要把它打造成智能家居的核心,同時宣布小米智能家庭套裝將于6月18日發售現貨,售價199元。從這一系列動作中,可以嗅到巨頭們的野心:你們快快來站隊。
LifeSmart是一個智能家居初創團隊,他們的產品主打顏值和性價比。一個安全套裝售價799元,包括270°旋轉的無線攝像頭、門禁感應器、人體動態感應器和網關。比較之下,也可看出小米套裝的價格殺傷力。“我們的產品是去年4月份上市的,目前為止共出售5萬份套餐。”LifeSmart市場部經理朱佳楠說道。
最近,LifeSmart正與阿里智能生活事業部洽談合作,阿里將部分采購LifeSmart的設備接入阿里云平臺,LifeSmart的設備可以通過“阿里小智”App來進行操控。“我們是自己架構的云,但一開始我們就是跟阿里云進行制式對接的。”朱佳楠表示,“接入阿里云,可以進一步地提高我們的品牌影響力。”
曾為小米開放平臺架構云的李海磊,深諳智能家居的生態圈法則。他對記者說道,智能家居團隊加入阿里、京東的生態圈后,可以免費使用云平臺,獲得渠道出貨。但阿里、京東要的是用戶數據。
就像LifeSmart一樣,智能家居團隊與阿里、京東、小米等合作,都是采取“單品聯盟”的模式。“你可以想象,這個系統里可能有很多家做燈控,而做插座的可能不會考慮燈控系統,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面會造成系統穩定性不強。”匡泰智能家居硬件總工曹西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