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低壓電器行業的機遇與挑戰分析
2015/6/29 8:32: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重大裝備制造國產化,作為電力系統運行中舉足輕重的重要設備,國內低壓電器行業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發展的同時,要看清機遇,迎接挑戰。筆者將帶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重大裝備制造國產化,作為電力系統運行中舉足輕重的重要設備,國內低壓電器行業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發展的同時,要看清機遇,迎接挑戰。筆者將帶您走進低壓電器,看清低壓電器的發展歷程,未來發展的機遇及應該迎接的挑戰。
【發展回顧】
2010年8月底,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及人民電器廠等八家企業合作研制的第四代智能低壓電器產品通過專家組鑒定,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研發由此實現了從仿制設計到自主創新設計的跨越。第四代低壓電器產品除了繼承第三代產品的特性外,還深化了智能的特性,此外還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小型化、高可靠、綠色環保、節能與節材等顯著特點。
1990~2005年,我國自行開發試制了智能化的第三代產品,其性能優良、工作可靠、體積小,具有電子化、智能化、組合化、模塊化和多功能化的特點,總體技術性能達到或接近國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第三代產品較之第二代產品,有三個突出的特點:高性能、小型化和智能化。
1978~1990年,我國更新換代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制造了第二代產品。產品技術指標明顯提高,保護特性較完善,產品體積縮小,結構上適應成套裝置要求,成為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低壓電器的支柱產品。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我國低壓電器產業的形成階段。我國在模仿蘇聯的基礎上,設計開發出第一代統一設計的低壓電器產品。第一代低壓電器產品的結構尺寸大,材料消耗多,性能指標不理想,品種規格不齊全。
1978年以后,低壓電器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30年間,中國的低壓電器行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產品和標準,不斷發展壯大,現已成為有著2000多家生產企業,年產值達到360多億元的行業。
產品結構將有重大變化
未來一個時期,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的發展方向是進一步向智能化、可通信發展,低壓配電與控制系統逐步向智能網絡化發展。
加速我國第四代低壓電器的研發與推廣,將是行業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從2010年開始我國第四代低壓電器將逐步投放市場,行業總體水平已經躍上新的臺階。根據市場需求還將對部分第三代產品進行二次開發,以進一步提高性價比,同時實現產品差異化,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開發新品應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國外知名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時,對高性能和經濟型兩者兼顧,以滿足不同市場層次的需要。據此,我國新一代產品應在派生第三代產品或開發第四代產品時要同時發展經濟型產品。
競爭加速淘汰速度
第四代低壓電器在中高端市場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新產品必將帶動并引領低壓電器行業新一輪技術與產品的應用和發展,也將加速整個低壓電器產品行業的更新換代。
實際上,國內外低壓電器市場的競爭一直很激烈。上世紀90年代后期,恰好我國第三代低壓電器產品開發完成并推廣,施耐德、西門子、ABB、默勒、GE、三菱、富士等國外低壓電器主要制造商就相繼推出了第四代產品。產品在綜合技術經濟指標、產品結構和材料選用以及新技術的應用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