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連續5個季度穩居國內手機銷量第一 為何屢遭質疑?
2015/7/7 8:33:1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上半年的結束,部分中國手機廠商相繼公布了上半年的手機銷量,截至目前為止,華為、小米、魅族等均公布了上半年銷量,而聯想、中興、TCL等的季度銷量也相繼曝光,今年上半年的結束,部分中國手機廠商相繼公布了上半年的手機銷量,截至目前為止,華為、小米、魅族等均公布了上半年銷量,而聯想、中興、TCL等的季度銷量也相繼曝光,盡管小米今年上半年的銷量達到3470萬臺,同比增長了33%,并連續5個季度穩居國內手機銷量第一,但依然遭到諸多質疑聲,原因何在?會引發怎樣的連鎖效應和啟示?
眾所周知,小米以高性價比手機及圍繞手機的所謂生態系統獲得迄今為止全球初創企業最高的估值,達到450億美元。當然這之中其在智能手機市場超高的增長速度至關重要。但從今年上半年看,顯然小米手機陷入了增長速度下降的境地,即同比增長率大幅下滑。重要的是與對手相比,例如華為其增長速度也并不高。
另外,鑒于目前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慘烈,尤其是樂視、360等互聯網企業超低價切入手機市場,小米手機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增速有可能依舊維持在失速狀態,同時,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上,諸如華為、聯想、中興等由于自身業務和并購等原因也先于小米布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斬獲,這意味著被中國手機廠商喻為第二戰場(海外市場)的開拓中,小米也需付出更高的代價。到此我們不難看出,小米之所以引發業內質疑,在于其450億美元估值的核心業務的增長放緩及未來這種增長模式的延續。
既然核心業務陷入增長放緩,那么所謂的生態系統的(圍繞手機)價值勢必會縮水。業內知道,除了手機之外,小米還涉足了智能路由器、智能電視、小米盒子、智能電插座等諸多智能硬件領域,雖然也獲得了一定的銷量及業內的好評(相比同類產品),但由于核心手機業務陷入增長放緩,這些對于小米估值的加分項不僅失去了加分的作用,反而給業內一種不務正業(例如分散資源)的感覺。并成為失分項。關鍵是小米一再對外聲稱的小米生態(“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也失去了有實際說服力的支撐。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是這個道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