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我國鋼材出口9378萬噸
2015/7/8 8:34: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2014年,我國鋼材出口9378萬噸,相比2013年增加了50.5%,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今年前5個月,我國鋼材出口4351.9萬噸,與去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2014年,我國鋼材出口9378萬噸,相比2013年增加了50.5%,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今年前5個月,我國鋼材出口4351.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8.2%。隨著我國鋼鐵出口量高速增長,國外反傾銷調查也隨之而來,涉案鋼材幾乎涵蓋所有鋼種,反傾銷提起國也由最先的歐美國家擴展至亞洲、非洲、澳洲和南美洲,甚至不少國家不惜尋求措施,以限制中國鋼材進口。
2014年,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97起,涉案金額104.9億美元,其中涉及鋼鐵和鋼鐵類產品案件最多,全年累計27起,占貿易摩擦案件總量的27.8%;涉案金額23.2億美元,占總涉案金額的22.1%。
美國鋼鐵公司等6家企業向美國政府和一個國際貿易機構遞交訴狀,稱以不公平的條件從中國和其他4個經濟體進口的鋼鐵正在對美國國內產業構成實質性損害,并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共同發起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請求。
近兩個月來,國外對中國鋼材出口密集提起或計劃提起反傾銷調查,我國鋼鐵出口遭遇“黑五月”。5月29日,韓國向中國制造的H型鋼征收28.23%至32.72%不等的懲罰性關稅,征收期5年;5月28日,澳大利亞宣布對原產于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和韓國的熱軋鋼板進行反傾銷調查;5月14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和俄羅斯的冷軋鋼板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5月13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的取向性硅電鋼作出反傾銷初裁,向中國制造的取向性硅電鋼征收28.7%的臨時性反傾銷稅,期限為6個月。此前的4月21日,秘魯國家競爭和知識產權保護局傾銷和補貼檢查委員會宣布,對中國制造的3種熱軋鋼管產品實施3年反傾銷措施,征收稅率為60.7%至89.8%不等。
國外對中國鋼鐵產品密集發起反傾銷調查,已引起跟風效應,這將嚴重影響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為促進我國鋼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山東檢驗檢疫局建議相關企業:研究清楚以往勝訴案例,掌握國外相關法律法規,熟悉反傾銷程序,依照世貿組織規則,及時應訴,積極抗辯;堅持以質取勝戰略,加強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提高出口鋼鐵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豐富出口鋼鐵產品的品種,形成差異競爭優勢;及時調整出口鋼鐵產品市場結構,鞏固已開發的傳統市場,主動避開反傾銷國家,大力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