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結腸鏡市場規模將超過15億
2015/7/11 8:32: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結腸鏡是纖維內窺鏡家族中的普通一員。它通過肛門插入逆行向下可檢查到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和盲腸以及與大腸相連的一小段小腸(回盲末端)。通過鏡子結腸鏡是纖維內窺鏡家族中的普通一員。它通過肛門插入逆行向下可檢查到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和盲腸以及與大腸相連的一小段小腸(回盲末端)。通過鏡子不但可以清楚地發現腸道病變,還可對部分腸道病變進行治療。結腸鏡檢查技術是目前其它診療手段無法替代的主要手段。電子結腸鏡是目前診斷大腸疾病特別是大腸癌及有關癌前疾病的首選儀器及黃金標準。它是通過安裝于腸鏡前端的電子攝像鏡頭將結腸粘膜的圖像傳輸于電子計算機處理中心,然后顯示于監視器屏幕上,通過顯示屏幕可清楚觀察到大腸粘膜的細微變化如炎癥、糜爛、潰瘍、出血、色素沉著、息肉、癌癥、血管瘤、憩室、粘膜下病變等,其圖像清晰、逼真。
結腸鏡檢查作為一種簡單、直觀、微創的檢查方法,在結直腸腫瘤的篩查、早診早治和綜合預防中發揮關鍵作用。目前,幾乎所有國家、機構均將電子結腸鏡檢查列為檢測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的首選方法之一,結腸鏡檢查在臨床工作中的普遍應用很大程度提高了腸道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不僅能夠早期發現結直腸腺瘤,同時在內鏡下切除,還可通過活組織檢查對病變進行組織學評價,從而使腺瘤得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診療,有效降低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結直腸癌的預防及診治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結腸鏡的最終發展方向需要不斷在診斷的準確性,治療的有效性方面提高。最終的目的則需選用更好地內鏡操作技術和人性化服務診治疾病。伴著傳統內鏡概念的創新和發展,仍然有新的挑戰:包括提高間期結直腸癌癥的檢出率;確定最佳結腸鏡監控間期,以進一步減少息肉、腺癌的漏診。目前有望可能成為主流的注水進鏡法是否能發揮潛能達到上述預期效果,而不同溫度水灌注在不同年齡、性別的結腸鏡(和/或困難結腸鏡)檢查中是否有差異性。這些均需要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得到答案,以進一步有效地提高醫療水平。
結直腸癌癥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居惡性腫瘤發病率前幾位,其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隨著當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消化內鏡技術的迅速發展,診治一體的消化內鏡繼續扮演著一個新興的在診斷和治療上、下消化道疾病的作用。特別是從通過下消化道癌癥的篩查有效降低其發病率來看,結腸鏡檢查因為它的有效性、簡便性、安全性、可靠性已然成為中基層醫院最普遍、最被廣泛應用的常規方式,使其成為目前早期發現下消化道出血、腫瘤、炎癥等結直腸疾病當之無愧的一個最好的檢測項目,從而提高了人類的健康水平。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結腸鏡市場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生活方式逐漸西化,結腸息肉、結腸癌等過去被認為是歐美國家高發的腸道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結腸鏡檢查是篩選這類結直腸疾病的有效方法,各大醫院對結腸鏡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從而帶動了結腸鏡的市場規模的增長。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結腸鏡的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預計到2020年,我國結腸鏡的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28.6億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