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帶提速夢碎最后一公里:各方聚焦光纖入戶攻堅戰民資當“藥引”
2015/7/16 8:33: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優質的光纖寬帶已經來到了小區門口,但囿于種種市場競爭和非競爭因素,光纖寬帶無法進入用戶家門。很多小區用戶只能忍受著用了幾年甚至十幾年不變的網速感慨。根據廣州運優質的光纖寬帶已經來到了小區門口,但囿于種種市場競爭和非競爭因素,光纖寬帶無法進入用戶家門。很多小區用戶只能忍受著用了幾年甚至十幾年不變的網速感慨。根據廣州運營商提供的數據,在廣州就有超過500個這樣的小區或商業樓宇用戶寬帶提速的權利、選擇網絡運營商的權利被無形中剝奪。實際上,從廣州、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到各地三四線中小城市乃至廣大農村,光纖寬帶倒在“最后一公里”的事件屢見報端。國家政府明確要求通信運營商提速降費,運營商也在積極響應對網絡進行大范圍光纖改造、提速,是什么原因讓光纖網絡倒在了小區門口?相關部門在寬帶最后一公里接入上制定的規范、條例為何難起作用?民營資本進入寬帶市場會扭轉格局嗎?
互聯網盛世下寬帶提速受阻
互聯網在國內走進老百姓的生活已經有21年了,21年的發展歷程,當下國家政府重視寬帶互聯網發展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提速降費”是新時期國家政府和市場對通信運營商提出的新要求。
近日,國務院正式公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到2015年全國設區市城區和部分有條件的非設區市城區80%以上家庭具備100M光纖接入能力,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寬帶用戶平均接入速率達到20M的目標。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我國固定寬帶用戶數為2.06億戶,其中光纖用戶占比為41.8%;網速方面,20M及以上寬帶用戶占比僅為17.3%。
國際上,寬帶互聯網的提速大多通過新建光纖線路、對傳統銅纜進行光纖化改造。不過在國內光網改造具體的推進過程中,寬帶市場的種種問題逐一暴露出來。全國網民中,每10人就有1人來自廣東,在這個寬帶互聯網大省中,光纖寬帶用戶占比僅為26.9%,遠低于同期全國光纖寬帶用戶占比40%的水平。
據廣東媒體報道,廣東的光纖入戶之所以舉步艱難,卡在了最后一公里。廣東電信相關人士介紹,在推進“光進銅退”改造過程中,小區物業向運營商要求的進場費少則幾萬,多則數十萬,一般是以入場費一次性收取,或是以管理費、施工費、監控費、設備管理費、單戶配合費等名義多次收取,不但要求現金支付,還不開具發票。部分物業管理公司不僅要求入場費、協調費,還向寬帶運營商提出寬帶收入分成的要求,分成比例最高開到5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