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產景氣指數近7個月來首現回暖態勢
2015/7/17 8:33: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經過半年的政策調整,房地產投資指數盡管仍處低位,但其景氣指數首次出現回暖態勢。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6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58948億經過半年的政策調整,房地產投資指數盡管仍處低位,但其景氣指數首次出現回暖態勢。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6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58948億元,同比上升0.1%,其中上半年個人按揭貸款7163億元,同比上升10%,6月單月國內貸款和其他資金中的定金和預收款同比分別上升9.2%和12.7%;房地產景氣開發指數為92.63,較上月上升0.2點,景氣指數近7個月來首次出現回升,回升幅度為2014年以來最大。
此外,房地產市場銷售情況已經出現明顯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信息,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50264萬平方米,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44389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上升3.9%和4.5%,為2014年以來該指標同比首次出現上升。其中6月單月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2454萬平方米,同比、環比分別上升18%和44%。1-6月商品住宅銷售額為28941億元,同比上漲12.9%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李巧玲表示,受2015年樓市回暖因素影響,近期新房去化率提高,房企投資積極性也有所上升,部分指標開始出現改善跡象。李巧玲認為,在各項托市政策的支撐下,房地產市場的悲觀預期已有所改變,部分城市成交量出現反彈。隨著市場回暖,在一線城市以及部分需求量較大的二三線城市,房企庫存及銷售回款各方面的壓力將得到緩解。但對于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來說,短期內去化壓力依然巨大。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比較寬松的政策環境中,預計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或將逐漸走出低谷。
以北京新房市場為例,根據鏈家研究部統計,2015年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4.8萬套,同比大幅上升46%,其中6月單月純商品住宅網簽量創21個月新高,同比、環比分別大幅增長86%和26%。受益于中央層面多次表示支持首套及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今年以來連續的降息、降準等利好政策,自二季度起,市場出現明顯回暖,商品住宅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均出現較明顯增長,這也使得房企的定金和預收款水平有所改善,而近期連續多次的降息降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資成本,對緩解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產生了一定積極作用。
不過,市場的回暖并未帶動開發商投資積極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395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9506億元,增長2.8%,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1%。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房地產投資增速的持續下滑,與整體宏觀經濟形勢的持續低迷不無相關,根據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全國GDP增速為7%,多項指標觸底,宏觀經濟出現筑底,使得房地產開發投資動力不足。另外,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集中規模開發后,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現飽和,大量四線城市甚至出現了房地產的產能過剩,只有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的一線半城市尚存一定市場空間,從全國整體情況看,房地產投資增速仍將保持低位運行。
開發商拿地積極性同樣不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98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5月份擴大2.8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2866億元,下降28.9%,降幅擴大3.1個百分點。
郭毅分析,上半年土地購置面積的減少主要源自兩方面原因。首先,二三線城市甚至部分三四線城市由于近年來過快發展,市場出現飽和,對于未來房企持謹慎態度,因此“圈地”意愿不強;而對于一線城市來說,供地不足使得收縮戰線的房企“購地無門”。2015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場新增土地供應僅33宗,這一數字也創造了近8年來的新低,不過隨著樓市轉暖,商品房去化速度加快,有實力的開發企業開始加緊布局,補充土地儲備,預計下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將出現增長。
李巧玲稱,從1-6月國內貸款額同比仍處于下滑狀態可以看出,受地產風險因素影響,銀行對房企放貸的意愿仍未得到明顯改善,在一段時間內房企的投資及開發仍將受到抑制。而總體來看,當前房地產運行各項指標依然處于較低水平,此前房企積累的庫存壓力也依然較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