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行政副中心通州:房價9年翻了7倍
2015/7/23 8:33: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建設,要去房地產化,交通也是關鍵的一環。而副中心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還有賴于配套設施的完善。此外,還要防止“攤大餅”北京市通州區成為了今夏最“熱行政副中心建設該注意什么
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建設,要去房地產化,交通也是關鍵的一環。而副中心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還有賴于配套設施的完善。此外,還要防止“攤大餅”
北京市通州區成為了今夏最“熱”的話題之一。
這還要從2015年7月10日至11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上說起。
此次會議上,全面部署了北京市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針對通州,會議透露出了一個簡明扼要的信息,“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論證,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
其實在此之前,“通州成為副中心”的傳言就在坊間不脛而走,此次北京市規劃委披露的信息,則印證了此前“傳言非虛”。
按照規劃,通州作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將在調整優化的基礎上重組城市功能,并要著眼于京津冀城市群整體空間布局,適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產業升級轉移的需求。
目前副中心的具體建設規劃仍在研究之中,通州區的房價卻已先行“爆發”。
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專家指出,房價的持續高企將不利于副中心的建設。如何限制房價,讓副中心發揮應有功能,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副中心“房價先行”
“現在時間合適,您家的房子可以考慮出售或外租……”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的吳鵬最近接到了很多房屋中介打來的電話,內容近乎相同,勸他盡快趁著“好時候”把位于通州區梨園的一套兩居室掛牌出售或出租。
時時關注新聞的吳鵬當然知道,中介所說的“好時候”就是通州被定為了北京市的行政副中心。
“通州現在定為北京副中心了,以后交通、醫療、教育只會越來越完善,您現在再不入手回頭漲錢可就來不及了。”通州區房屋中介銷售陳光一邊向前來看房的顧客介紹,一邊不斷用手擦臉上的汗珠,僅僅一上午他就接待了近20位咨詢者。
陳光笑著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通州成為副中心的消息帶熱了通州的房市,“現在看房人數比以前大概漲了30%左右,以前是中介追著打電話,現在成了不少人追著中介打電話,每天的工作也跟上了發條似的”。
陳光透露,雖然目前大多數人仍是以咨詢為主,但實際成交量也上漲了不少,一般好一點的二手房源掛到網上,不到一個禮拜就能出手。
與銷售數量同步上漲的就是房屋的價格。
據陳光透露,目前通州區房價均價已經達到28000元/平方米、29000元/平方米左右。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的位于通州運河畔的富力運河10號一棟公寓樓均價為37937元/平方米,最高賣到41386元/平方米的消息也被陳光所證實。
當前除了二手房源,法治周末記者聯系了首開香溪郡、京貿國際城等幾個新建樓盤后被告知,在售項目除了一些大戶型外,基本都已售罄,一些新項目則“暫停預售”。
對此,陳光直言,“這是由于接下來樓盤售價肯定還要上漲,所以開發商先行‘封盤’,商議具體的漲幅空間”。
如今通州的樓市熱,是吳鵬怎么也沒有想到的。
2006年,他和妻子在梨園買的一套兩居室,是以4000多元/平方米的價錢購買的,如今近30000元/平方米的均價,比9年前整整高出了7倍多。
9年翻了7倍,吳鵬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當初從通州搬出來就是覺得離城區較遠,孩子上學也不方便。”不過,吳鵬笑言,最近中介的連番“轟炸”,也讓他正在思考,是否應趁著利好“賺一筆”。
事實上,如今不僅通州房價出現上漲,就連距離通州較近的河北省大廠、燕郊等地區,房屋價格都已隨之上漲。
現在一看到有人從地鐵站出來,在地鐵6號線終點站潞城站門前拉活的摩的司機張林就會習慣地問上一句:“您是去看房嗎?”
“這邊以前根本沒人來。”張林笑著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通州潞城地鐵站應該算是北京“最邊”的地鐵站了,再往東幾公里就是河北省境內。
不過,現在隨著通州副中心的設立,河北省的房子都成了“香餑餑”,最近這一個月來,他幾乎每天都得拉兩三撥去河北大廠等地看房的。
據陳光透露,由于通州本地房源有限,再加之一些開發商“封盤”,很多看房客確實已經“轉戰”燕郊、大廠等地,目前這些地方多個在售樓盤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每平方米的漲價幅度在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漲幅最高的一個項目,從最初報價的12000元/平方米,漲到了17000元/平方米。”陳光說。
位于大廠境內的潮白家園樓盤,2012年左右第一期開盤時,單價在5200元/平方米左右。但今年5月底第四期開盤時,價格已升至8000元/平方米以上。盡管如此,這批預計在2017年10月交房的2300多套房子,僅在幾天內就被搶光了。
要“去房地產化”
房價借副中心之名被抬高,這在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看來,是發展過程中一個難以避免的過程。
2014年,河北省保定市就曾因傳出成為北京“政治副中心”而導致房價暴漲。
不過,胡星斗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強調,這種行為對行政副中心的建設其實是非常不利的。
“行政副中心的建設是北京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破解人口數量過度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首都大城市病,實現功能疏解的標志性動作。”
胡星斗指出,此次行政副中心的主要作用就是要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帶動區域發展。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市貫徹意見中,也有著“有序推動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的相關表述。
7月16日上午,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向媒體透露,目前相關轉移的產業、市場、教育、醫療、行政事業單位五大領域正在擬名單,制定各自的疏解搬遷方案。
根據目前規劃,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或將率先轉移,而通州潞城鎮可能將是這些單位主要轉移的目的地。
此前北京政府官方也證實,要對潞城鎮17個村進行棚戶區改造,但并未公布全部名單和征地用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