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獲批建立首家印度生產廠
2015/7/26 8:33: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9個月,對于等待一份設廠申請的批復來說有些漫長,但對決心在印度落地生根的中國電信企業來說,這是一份驚喜。近日,印度內政部對華為公司在印度設廠生產電信設備的申19個月,對于等待一份設廠申請的批復來說有些漫長,但對決心在印度落地生根的中國電信企業來說,這是一份驚喜。近日,印度內政部對華為公司在印度設廠生產電信設備的申請予以批復,這不僅意味著已進入印度市場16年的華為將迎來首家印度生產廠,而且預示著“印度制造”的大門將更積極地向中國企業敞開。
收獲信任不只靠等待
連日來,“華為很快將在印度建廠”成為印度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熟知印度審批流程的記者清楚,華為的申請一旦過了內政部這道難關,設廠已不再是問題,沒人會懷疑這家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的實力。
1999年,華為以成立研發中心的形式進入印度。16年來,考慮到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廣闊的市場,在印度設廠一直是華為的重要戰略目標。不過這家在印度通信與信息技術部、商工部眼中的中國優質企業,卻在印度內政部那里遇到審批問題。受此影響,華為在印度設廠的申請一再被擱置。據統計,從2003年開始的不到10年間,印度內政部至少9次拒絕了華為設廠或直接銷售產品的申請。
但華為公司并沒有因此而氣餒。一位華為印度團隊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光靠等是等不來機遇的,開拓印度市場,實干加吆喝,一個都不能少。”多年來,華為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在印市場份額,提高了用戶的信賴度。以電視機頂盒為例,華為2011年就以24%的份額領跑印度市場,將英國的佩斯和美國的思科甩在了身后。
在過去的19個月里,華為印度公司不再只是一個“埋頭苦干”的形象,從贊助印度頂級板球聯賽,到為印度研發中心舉行15周年慶典等,華為讓更多印度人了解到,這家中國公司其實“很印度”。記者在華為位于印度班加羅爾的研發中心了解到,這里約5000名員工中96%都是印度人,其中不少技術骨干都是工作超過10年的“老華為”。該中心負責人對記者說:“從技術、設備到人員構成,印度沒有理由不相信華為。”
堅持扎根終得好時機
人努力,還得遇到好時機。華為印度團隊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習近平主席與印度總理莫迪的互訪對推動兩國互信及經貿合作起到巨大作用。印度內政部這次給華為在印設廠開綠燈,也與印度吸納外國投資政策的提速有很大關系。
相對于來印發展已有16年的華為,進入印度市場剛一年多的小米自然有許多“學費”要交。專利和信息安全問題都曾成為小米在印度開拓市場的羈絆。不過令這家中國最大手機廠商高興的是,競爭中的合作給其帶來了多贏選擇。據《印度時報》近日報道,一直計劃在印度設廠卻頭痛于審批手續的小米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近日訪印時表示,該公司在2020年前將在印設立10到12家工廠。富士康目前在印度安德拉邦的工廠已經開始代工小米,小米手機已經開始“印度制造”。
中國另一家大型電信設備供應商中興在印度的發展歷程也不短,其間同樣遭到過印度以“國家安全”為由的申請“拒簽”。不過目前,中興搭上了印度“智慧城市”項目的快車,計劃投資60億盧比(1元人民幣(6.2096,0.0001,0.00%)約合10盧比)用于該項目建設,其中10億盧比用于在印度設立“智慧城市總部”。中興軟創首席執行官表示,印度新政府對中國投資者傳遞出積極的投資信號,印度“智慧城市”項目的總預算是4800億盧比,這是中國企業的又一商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