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的"高科技通知書":送游戲光盤 紙張嵌入芯片
2015/7/28 8:34:1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目前,隨著高考錄取工作進行,一封封大學錄取通知書陸續送到了翹首期盼的考生手中。通知書不僅是學校文化的濃縮,也是時代的縮影。作為遞給新生的第一張“名片”,各高校目前,隨著高考錄取工作進行,一封封大學錄取通知書陸續送到了翹首期盼的考生手中。通知書不僅是學校文化的濃縮,也是時代的縮影。作為遞給新生的第一張“名片”,各高校在通知書設計上下足了工夫,不僅要凸顯學校特色,還要力求用創意比拼心意。
記者梳理了今年20所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發現,多所學校的通知書展現了高科技含量,竹簡、芯片等都成了通知書材質,而北大附送一張《預習北大》光盤,以游戲、微電影等方式介紹北大,作為給新生的第一份禮物。
北京林業大學的通知書貼著樹葉標本
蘊古典文化人大用毛筆手寫通知書
記者梳理高校錄取通知書發現,古典文化元素出現頻率頗高,利用詩詞、書法等傳遞出濃厚的中國味,例如陜西師范大學、江南大學都是走的古典范兒。
江南大學位于江蘇無錫,今年的錄取通知書為古典的對折式,印有江南風情的牌坊圖樣,并配有“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的詩句,頗有江南女子的娟秀婉約氣質。校方表示,這一設計是希望新生能“篤學四載,回首今夕而不悔”。
而中國人民大學通知書也延續去年的“新古典”風格,利用折頁打開和扣合處采用磁石封印的設計。封面加蓋的“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八字方印、背面印的江山社稷圖案、內頁“捷報”字樣,以及封面中縫一方中國傳統建筑梁柱圖案都有著古典中國味,內里的文字也均為毛筆書寫而成。
此外,同樣運用毛筆字書法的還有陜西師范大學,特別的是,通知書上的字都是由8位學校書法協會退休老教師用毛筆書寫的,讓人感受到學校的人文情懷和文化底蘊。這些揮毫潑墨的老師年齡最小的60多歲,最大的已經82歲。
校方介紹,用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已是陜西師大的傳統,至今已是第九個年頭。今年學校共錄取4500余名新生,每位老教師每天要寫100份左右。今年加入這一隊伍的著名書法藝術家龐中華很是感慨:“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道路上,讓我感覺到不孤獨。”
浙江農林大學的通知書以毛竹為材質制作
“第一張名片”展現學校歷史文化
記者注意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并不是盲目求新,而是在設計中融入了該校的辦學特色或歷史淵源,將學校文化含蓄地融入到這“第一張名片”中,遞給了新生。
例如,四川大學錄取通知書讓人眼前一亮,金燦燦的封面是金粉磨砂紙制作的,并配以燙金浮雕。仔細一看,背景暗含著5個人的頭像。據四川大學檔案館館長兼校史辦公室主任黨躍斌透露,封面上印著的是川大的五大校友,分別是張之洞、朱德、畢啟、張瀾、許琦之。張之洞是老川大前身之一的尊經書院創始人,朱德元帥則是四川大學的杰出校友。而畢啟、張瀾、許琦之都曾出任川大校長。以名校友像作封面表達了學校對新生繼承先賢夙愿、發揚川大傳統的期望。
同樣將學校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的還有北京林業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封底印著林大校訓“知山知水,樹木樹人”。而整體封面則是采用植物標本的元素,配圖為6種不同的樹葉手繪圖案,即五角楓、黃櫨、鵝掌楸、女貞、紫丁香、銀杏。這6種樹葉在校園內最為常見,其中銀杏更是林大的代表。1952年林大在西山大覺寺建校時,就有千年銀杏。1954年,林大遷往現址,學校西南門兩側又種植了68棵銀杏樹,如今已有60多年歷史了。因為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林大錄取通知書也就是獨一無二的,也寄托了學校鼓勵新生們個性發展的期盼。
高科技元素二維碼、芯片嵌入通知書
記者注意到,隨著科技發展,有3所高校也將高科技元素加進通知書的設計。利用二維碼、芯片等,讓學生可以隨心一掃,就輕松地了解學校概況。同時,這些高科技手段也可以省去分發宣傳冊的麻煩,更利于環保。
北大在通知書中附贈《預習北大》光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普通的紙上嵌入了感應芯片,表面與平常紙張無異,但透過陽光就可以看到。新生進學時刷一下通知書便可享受智能化的服務。新生們可快速查到自己的宿舍、床號及最方便的線路。校內導航、信息查詢無需人工服務。通過感應器、多媒體終端、遠距離識讀器等設備,新生信息會自動進入報到系統。
此外,通知書的材質也運用到了高科技。不同于紙質版,浙江農林大學錄取通知書是用毛竹制作的,通體黃色,有竹子的清香。招生辦老師介紹,今年新生錄取通知書是以刨切微薄竹為材料印刷制作而成。這項技術是由浙江農林大學自主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竹材精深加工新技術。
據介紹,該技術是以竹材為原料,將竹片集成竹方,再將竹方軟化、刨切,經薄竹強化等工序制成的大幅面薄片狀竹質材料。該項技術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并先后獲得近8項國家專利,并于2007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用這種技術制作出來的錄取通知書不僅耐壓耐折,還傳遞出了環保的理念。
贈品花樣多游戲、書籍、書信傳遞信息
與傳統意義的錄取通知書的一張薄紙不同,一些高校新生收到的可以說是豪華大禮包。無論是別具匠心的光盤,還是精心挑選的書,都蘊含時代元素和學校的滿滿心意,極具收藏價值。
隨北大錄取通知書附送的還有一張《預習北大》光盤,光盤里除了有關北大的電子書、電子漫畫和微電影,還有一部由北大團委發行的3D劍俠游戲《英雄·未名》。特別的是,這個游戲的五位主人公分別來自學校理科、工科、人文、社科、醫學專業,并配備著與專業相適宜的技能。而游戲中的3D地圖正是北大校園的精準復現。此外,新生報到、開學典禮、社團招新、辯論比賽等內容也被放進游戲。玩完了《英雄·未名》游戲,就會對北大有全方位了解。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4000多張光盤襯紙上印了習近平今年5月4日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此外,通知書中還附有一封校長林建華的書信:北大始終竭力捍衛學術的尊嚴,民主與科學是北大精神的內核,這種醇厚的學風,讓浸潤其間的每一個北大人都有傲然屹立于天地間的勇氣和自信。
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課,清華則贈送了一本《平凡的世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致新生信上說:在祝賀你們即將進入清華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之際,作為校長,我送給你們的第一份禮物是《平凡的世界》這部書。讀書是一種生活態度,這對于處在個人成長黃金階段的年輕人而言尤為重要,與書為伴將使新生們受益終生。
同樣附贈書籍的還有浙江工商大學,他們每年都會在寄送錄取通知書時隨寄一本英語書,共四種可選。招生就業處的張潔介紹,附贈英語書是因為英語學習需要長期堅持,對學生有益。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法制晚報》記者表示,個性十足的錄取通知書是份意味深長的入學禮物,包含著學校的校園文化、育人理念、校訓校貌等。用有人情味的方式,讓新生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有向往之情。
“清華的贈書也好,北大的光盤也好,這種個性化的設計讓錄取通知書不再拘泥于一張紙、一個通知,而是賦予了它更多的使命和意義,讓學生可以珍藏回味。同時,也更直接地傳遞了學校對它的學生的期望:莫負大好時光,學習無止境。”熊丙奇稱。
此外,上海財經大學的竹簡式通知書、復旦大學的《復旦生活指南》手繪書均是由學生設計制作的。熊丙奇稱,把過去行政化的工作交給了學姐學長,也傳遞出校園的自由多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