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你中國互聯網社群發展現狀分析
2015/7/30 8:35: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互聯網不斷沖擊傳統商業模式和社會協作方式,很多新的概念在近幾年被提出。互聯網逐漸改變人類連接方式的同時,社群這一概念被重新定義。“社群經濟”“社群媒體”這些新互聯網不斷沖擊傳統商業模式和社會協作方式,很多新的概念在近幾年被提出。互聯網逐漸改變人類連接方式的同時,社群這一概念被重新定義。“社群經濟”“社群媒體”這些新名詞逐漸被更多人認知,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的互聯網社群的發展領先于世界,并逐漸成熟化和規范化。這種新的人的連接方式和協作方式正在對中國新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結合中國互聯網社群相關數據,結合社會調查與用戶群體采樣,分析中國互聯網社群發展現狀。
一、中國社群平臺的發展歷史
各種網絡社交平臺的發展是互聯網社群發展的基石。1997年后論壇基本開始興起,后來QQ群成為了互聯網交流群體的基本單位。微博打破了六度分割理論,讓每個人都可以直接交流。2011年微信產生,在移動設備的協助下,人與人的連接更加便捷,而今天每一個微信群都是一個社群的雛形。
二、社群的主要分類及占比
按照社群的基本屬性,中國主流社群大致分為以上六種。擁有不同興趣愛好和不同需求的各類人群,通過互聯網開始連接,逐漸形成規模,促進各行業的發展。
娛樂類社群在中國占了36%的比重,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電商類和文化類。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人民精神娛樂需求提高,電影、音樂、游戲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產生聯結。其次是電商類,近幾年電商高速發展,社群經濟在電商之間愈演愈烈,這一點在新媒體上顯現的尤為明顯。而文化類的社群在中國發展歷史悠久,這或與中國人愛讀書的習性有關,自媒體的發展更加劇了文化類社群的形成。
三、社群成員的基本屬性
中國社群成員的男性占比約60%,女性占比40%。男性在參與社群交互等行為中表現的更為積極,參與度高;而女性群體參與社群活動更多的是尋求共鳴、尋找共同話題。
由于互聯網社群的概念在近幾年才開始興起,且主要以網絡通訊手段為主要連接工具,社群的主要成員仍然以年輕群體為主,而年輕人也更容易接受這種新的連接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未來年齡較大成員的比重將會逐漸增加。
社群成員的學歷情況,基本都以大學本科與專科學歷為主,共占了75.9%。說明我國社群成員的整體素質還是比較高,畢竟社群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大部分試水者也都是對互聯網有一定了解的人群。
我國社群的主要成員以中產階級為主。其中月收入3500-8000之間的人群占了主流,這部分人群以企業的白領和一些中級管理者為主。而社群成員的整體收入情況傾向于中產階級,大部分都在5000以上。
但目前來看社群發展的問題也很明顯,諸多社群的參與者,尤其是同類社群的同質性異常明顯。很多社群的參與者在同類社群中均有活動,且活躍用戶占比較低,活躍成員也是同類社群參與度均較高的用戶,這進一步加劇了同質化的情況,社群的功能性展現明顯不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4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運行數據分析
- 下一篇:京東啟動企業采購模式角逐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