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房價6個月漲8.2% 7月成交創歷史新高
2015/8/5 8:32: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截至7月底,武漢的房價已經連漲6個月。昨日,中國指數院發布的全國百城價格指數統計顯示,武漢住宅樣本的平均價格已達8400元/平方米,與今年1月7761元/平方截至7月底,武漢的房價已經連漲6個月。昨日,中國指數院發布的全國百城價格指數統計顯示,武漢住宅樣本的平均價格已達8400元/平方米,與今年1月7761元/平方米的價格相比,漲幅達8.2%。
連續5個月創同期新高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總監李國政介紹,截至6月底,央行在8個月內第四次降息,加上二套房首付、公積金等政策的同步放松,以及房地產去庫存壓力下的跑量策略,共同造就了武漢樓市的供銷兩旺,特別是改善性買家入市比例增多。
房價上漲的同時,武漢的房屋銷量也在走高。據統計,剛剛過去的7月,武漢住宅成交1.7萬套,創造歷史同期新高,較去年7月增長28%。實際上,2015年武漢樓市成交持續火熱,從3月到7月,連續5個月成交都創出歷史同期新高。迄今為止,前7個月武漢住宅成交10.9萬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3.8%,這一數字,超過2011年武漢全年成交,與2010年全年持平。
政策放寬城建出利好
李國政認為,武漢住宅成交面積已經連續5年穩居全國前三。從長期看,武漢的城建利好仍在推向新高度,目前9條地鐵興建,明年要達到同時開工14條,在政策方面,公積金在省內外試點互聯互通,放低審核等門檻,同時7月還降低了普通房認定門檻,全市一刀切,只看容積率和面積,取消了價格標準,這在全國都屬于首創。
此外,6月30日,武漢土地拍賣收獲61.5億元,并創出13388元/平方米的單價地王記錄,7月28日,新世界14.75億元拿下二七濱江商務地塊,要興建6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顯然,為了分享武漢的城建紅利,外來資本仍在積極搶駐武漢,這也將成為武漢樓市不斷向上的力量。
另據長江商報:
武漢7月新房成交量猛增近3成主城區均價9177元
如同七八月的酷熱天氣一樣,近來武漢樓市也在不斷升溫。7月,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7萬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8%,成交量再次創出歷史同期新高;主城區樓盤成交均價9177.78元/平方米,同比增長3.1%。武漢樓市呈現出“量升價穩”的現象。
主城區樓市量價齊升
億房網研究中心8月2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7月,武漢主城區在售樓盤404個,成交均價9177.78元/平方米,較上月價格水平增加了12.74元/平方米,樓市價格環比增長0.1%,同比增長3.1%;遠城區在售樓盤199個,成交均價5228.06元/平方米,價格水平較上月下跌140.93元/平方米,樓市價格環比下降2.6%,同比上漲3.2%。
全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166.13萬平方米,其中主城區145.19萬平方米,遠城區20.94萬平方米,主城區和遠城區的供應量分別環比增長13.2%和6.1%;與去年同期相比,主城區供應增加16.1%,遠城區減少44.5%。
分城區來看,本月遠城區商品住宅新增供應依然處于低谷,僅比6月份增加1.2萬平方米,占全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量的12.6%。目前仍然是大量新增房源集中于主城區入市,2020年之前的地鐵規劃多利好主城區,在此之前主城區住宅供應仍將占市場主流。
資深研究員余淼分析稱,“隨著六月末降準降息來襲,本月武漢樓市普通住宅認定變更、公積金新政的持續跟進,下半年首月武漢樓市成交量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同時也刷新了歷史同期成交紀錄。”
銷量創同期新高
2015年以來,武漢樓市成交持續火熱。2015年7月,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7萬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8%。
前7個月,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0.9萬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3.8%,這一數字超過2011年武漢全年成交量,與2010年全年持平。3月至7月,武漢連續5個月樓市成交創出歷史同期新高。
除了銷量高、價格上揚,武漢樓市賣房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武漢樓市二季度以來,開盤去化率明顯提升。其中5月達到57.58%最高值,6月保持在55%,7月累計推盤3615套,出現一個“日光盤”和兩個九成以上的項目,當月去化率達到64%,這也是一年多來的新高。
“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救市行動仍在持續,解除限購、連續4次降息、二套房首付降低等是長期利好,集中表現在改善性買家不斷入市。”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指出,在這一輪股市震蕩中,深圳等一線樓市漲幅驚人,武漢等二線重點城市亦表現出同步趨勢。
“長遠來說,武漢的城建利好仍在推向新高度,目前9條地鐵興建,明年將增至同時開工14條。政策方面,公積金在省內外試點互聯互通,放低了審核等門檻。此外,武漢7月27日還降低了普通房認定門檻,取消價格標準只看容積率和面積,這在全國都屬于首創。”湖北房地產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總監李國政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超20年 中國投資者該抄底嗎?
- 下一篇:中國成為葡萄酒市場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