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企業試水醫藥電商 冷鏈配送成難題
2015/8/7 8:33: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醫療、健康與每一位消費者息息相關,可以說是每個人最關心的領域,同時,也是一片亟待開發的新藍海。近日,外賣平臺的美團和百度外賣相繼宣布進軍醫藥電商。京東在今年8醫療、健康與每一位消費者息息相關,可以說是每個人最關心的領域,同時,也是一片亟待開發的新藍海。近日,外賣平臺的美團和百度外賣相繼宣布進軍醫藥電商。京東在今年8月或將推出“健康到家”服務。互聯網企業在醫藥O2O摩拳擦掌,搶食這塊美味的大蛋糕。但理想豐滿,現實卻是骨感的。由于政策未對網售處方藥全面放開,以及醫藥O2O“最后一公里”冷鏈配送難題未解決,醫藥電商的路還很長。
互聯網巨頭爭相進軍藥品O2O
夏日炎炎,若不小心中暑,有人送藥上門緩解病情,那該多好;老人行動不便,碰到頭疼腦熱發燒,只要指尖在終端上點一點,就會有附近的藥店送藥上門,省時省力。藥品O2O給我們呈現了便捷的健康醫療生活。
《南方日報》日前報道,位列國內三大外賣平臺的美團和百度外賣相繼宣布進軍醫藥電商。據了解,美團外賣將拓展服務內容,外延藥品板塊,與以“快”著稱的醫藥O2O平臺叮當快藥進行全面合作,增設“藥品”入口。雙方共同開拓全國市場,為上億用戶提供28分鐘送藥到家的極致體驗。
繼今年4月,百度宣布與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并宣布推出“藥直達”之后,百度在藥品O2O再下一城。日前,百度外賣和醫藥O2O企業藥給力達成戰略合作,屆時,藥給力將在百度外賣上線家庭常備、感冒咳嗽、清熱解毒等十多類近千種藥品,基本涵蓋了日常所需的非處方藥品類,而且百度還打出“1小時送藥上門”的口號。
布局藥品O2O項目顯然是互聯網巨頭的重頭戲,今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整合在線醫藥業務進入阿里健康,致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醫療、健康方面的服務和體驗。而在不久前,太平洋保險聯手阿里健康,在醫藥零售企業服務、健康保險及健康服務、互聯網營銷及平臺資源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健康服務新業務和生態圈。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馬云曾說過:“如果我們做對的話,應該是30年以后醫院越來越少,醫生找不到工作,藥廠少了很多。”可見這位商業巨子對互聯網醫療市場十分看好。事實上,除了互聯網幾大巨頭,還有好藥師、七樂康電商、海王星辰等網上藥店。而京東在今年8月或將推出“健康到家”服務。可以說,藥品O2O的發展形勢不可逆轉。
醫藥O2O叫好不叫座
醫藥O2O正以火箭般的速度發展。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醫藥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由2010年的1.5億元增至2014年的68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74%。業內預計2015年我國醫藥電商的交易規模將達到百億。
醫藥電商前景廣闊,但并不是每家網上藥店都能賺得盆滿缽滿。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醫藥電商發展深度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醫藥B2C業務平均毛利率為19.3%,費用率為20.6%,平均凈利率為-1.3%,大部分網上藥店均處于微虧狀態,少數盈利的藥店,凈利率也不超過2%。以康愛多為例,其2013年收入為1.61億元,凈利潤304萬元,凈利率為1.88%。另據媒體統計,自2014年7月至今僅僅一年的時間,已有11位醫藥電商企業的CEO遞交辭呈,辭去了公司的所有職位。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盈利難。為什么醫藥電商叫好不叫座呢?
其一,監管難度過大,電商售賣處方藥或暫緩出臺。去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其中,“處方藥網上銷售或將解禁”這一利好激活了各電商和醫藥企業的興奮神經,醫藥O2O這塊美味的蛋糕唾手可得。但時隔一年,處方藥網上銷售的政策仍未正式推出。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曾在今年3月表示,網售處方藥方案短期內不會出來,因為網售處方藥的放開將涉及安全、支付等多方因素,真正執行和監管起來面臨多方挑戰。
其二,醫藥O2O“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待解。北京鼎臣醫藥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醫藥電商的倉儲和冷鏈配送能力是目前需要解決的硬件,按照現有標準,不同藥品保存和運輸溫度要求不一樣,因此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藥品放開的品種。”由于冷鏈成本過高,截至目前,大部分網上藥店受制于此,難以大展拳腳。
醫藥O2O如何號準用戶的脈?
發展醫藥O2O已成為行業的共識。“做藥不觸‘網’,你都不好意思說了。”國裕醫藥在線CEO張小洋如是表示。雖然前景可期,但對醫藥電商而言,盈利不是這一兩年需要考慮的事,而是要號準用戶的脈,了解用戶真正的需求。
一方面,在網售處方藥政策利好正式釋放前,醫藥電商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政策的規定。近日有媒體報道,不少手握互聯網藥品交易正規牌照的網上藥店變相“解禁”處方藥銷售,明禁暗售涉及多家醫藥電商。這些醫藥電商“頂風作案”不僅違反了相關規定,更重要的是給用戶健康帶來隱患。
另一方面,滿足用戶真實需求的產品才是好產品。其一,藥品要保真。據騰訊企鵝智庫調查,有超過六成的消費者始終擔心網購藥品會是假藥,因藥品屬于特殊消費品,人們的線上藥品習慣和對線上藥品的信任還沒有養成。因此,藥品的真假直接關系到醫藥O2O的發展。其二,要有專業指導。專業的用藥指導是用戶極為關心的問題,如果有產品能夠提供專業藥劑師一對一的用藥指導,無疑給用戶增添了信心與信任。而這也是左右醫藥O2O市場發展的關鍵。
要讓醫藥O2O惠及于民,僅有電商的努力是不夠的,相關部門也要在藥品監管、醫藥O2O支付等方面促進醫藥O2O的發展。待網售處方藥真正放開之時,讓用戶享受互聯網+醫藥帶來的福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國際電信聯盟批準首個大數據標準
- 下一篇:游戲產業不是天使,但也絕不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