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深圳房產中介市場深度研究
2015/8/15 8:35: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或許,每天匆匆而過的市民少有注意,樓下的中介店鋪是否換了招牌。畢竟,買房子是個低頻率的事兒,誰會沒事去招惹那些煩人的中介呢。可是對于有購房需求的群體而言,中介或許,每天匆匆而過的市民少有注意,樓下的中介店鋪是否換了招牌。畢竟,買房子是個低頻率的事兒,誰會沒事去招惹那些煩人的中介呢。可是對于有購房需求的群體而言,中介,是他們繞不開的環節。固然有引來騷擾的風險,可是找到房子、享受服務才是最核心的任務。就像鄧小平曾說過的那樣,我們不能因為可能進來蒼蠅,就不推開窗戶嘛。
事實上,占據深圳市場80%的前五名中介,在過去一年更換招牌的就有三家:中聯地產改成了鏈家,世華地產改成了Q房網,家家順則重新設計了標牌。當然,他們的動作顯然要比簡單換個招牌大得多。而這些,將實實在在地影響每個人的購房體驗。
1 鏈家“入侵”,給深圳中介帶來鯰魚效應?
鏈家進入深圳,對深圳原有的中介公司們來說,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動力。
3月18日,繼收購了上海德佑地產后,鏈家進入深圳,宣布與中聯地產完成股權置換,此后兩月間,內部資源的梳理與整合一直不斷。7月3日,深圳中聯鏈家人力資源部發出紅線、黃線和警告行為準則,其中包括24小時內未錄入房源、任何情況下與同行打架等均被列入紅線行為,踩了紅線的員工辭退且永不錄用。7月16日下午,從北京、天津、成都、大連等地近300人包機來到深圳,后陸續空降1500多名經紀人,參加“決戰鵬城”誓師大會。
鄭叔倫:鏈家并不把自己當成是地產經紀公司,而是O2O創新公司,它走的路跟中原不同,做的業務也更多,金融業務會走得比較快。另外,這是一家“有為”的公司,老板的意志決定公司的目標,發展速度是看自己需要,跟中原“無為而治”的理念不同。要比較的話,中原像是走地雞,鏈家像是肯德基的雞,沒有誰對誰錯,因為價值觀不同。最好的方式是各自將武功練好,最后看市場的接受度。
肖小平: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最重要的是客戶思維,當然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從鏈家角度來看,首先是會更重視客戶的交易動作和每一個步驟的體驗感。以北京為例,統計數據顯示,掌上鏈家已有30萬人下載量,平均每天每人打開3次,平均在線10分鐘左右,每天300萬分鐘的注意力會關注些什么?鏈家更多去研究客戶是如何買房的,對每個環節需要的時間、資訊、渠道都做了非常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為接下來鏈家如何更好切入奠定基礎。
互聯網+的效應還沒有來得及在服務鏈條上反映出來,現在更像是變革的前奏,大家都看到房地產是個低頻高額的交易,互聯網可以在哪個環節提高效率還是要看各自的著力點。預計在后續的半年到一年中,各種變化的結果才會陸續呈現。
鏈家金融尚未進入深圳,至于將來深圳鏈家的盈利模式如何分布,目前尚無法發布。
張國庫:鏈家的加入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動力。至于鏈家初來適應不適應,以及它的第三方支付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那我們讓時間來講話。一個企業的沉淀是這么多年人才的沉淀。但是鏈家現在用股權整合的方式,鏈家的文化、思想、制作流程能不能快速輸入進去是個關鍵的問題。
林家樂:對于鏈家的進入帶來的影響,我們還在進行評估。鏈家的成功有其必然性,比如其管理、一條龍服務以及服務增值。鏈家的進入應該能對深圳的中介行業帶來比較大的改變和進步。如果鏈家不過來,我們沒這么緊張。我知道有很多公司在分析鏈家為什么能做得好。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服務水平,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在哪里。鏈家的進入,會讓大的公司成長和進步得更快,比如提供更好的服務,但對于一些區域性的小規模中介公司而言,鏈家的到來相信會在未來一到兩年面臨很大的沖擊,可能會出現倒閉潮,或者通過加盟大中介公司來繼續生存。
江少杰:不管鏈家是否進軍深圳,O2O模式都是整個行業的共同發展方向。不同的時間段里,成熟的市場總會吸引許多不同的競爭對手;只要競爭是良性的,不管對消費者、對企業,還是對市場,都是一件好事。畢竟壟斷市場對消費者并不公平,而且競爭才會促使中介公司不斷進步,服務更上一層樓。
徐楓:鏈家在業內的這個優勢,第一就是它的培訓,第二就是它的老總左暉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能夠左右逢源,而且能夠搭上資本市場的脈搏,資本市場也對它比較有興趣。而原本經紀機構很多都很低調就做自己這個行業的事情,所以跟其他行業不太沾邊。所以我們現在希望把兩種模式推出去,讓它們在資本市場能夠受到更多的關注,而不是一味自己賺錢,然后自己去花。
鏈家可能會把本部的管理模式帶過來,然后跟中聯的模式進行一些融合。現在它們的管理,在整個深圳來說是比較嚴的,因為它們有一個紅黃線制度,都還滿嚴格的。我們也希望像龍頭企業可以相互多交流,起碼要知道,別人是怎么拿著槍打你的。
個人覺得鏈家它的核心競爭力,一個是規模化效益,以龍頭之勢進入到深圳市場的話,勢必是勢均力敵的一個態勢;第二個,它基本吻合北京居民的消費需求,而低成本運作的香港模式很吻合時代的發展。所以兩種模式的PK,到底誰會更厲害一點呢?這個是個問號。
2 上半年傭金贏家是誰?
每家中介都表示,今年公司的數據比去年有所增長。
鄭叔倫:上半年深圳中原的業績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整體銷售額超過1500億,傭金收入達到19億元。全年的傭金目標是40億,預計銷售額將達到3000億。現在來看,7、8月會消停一段時間,但是9月進入傳統旺季之后,深圳會再次進入推盤高峰,包括很多大盤將入市,一手帶動二手之下,市場會重新有動力,價格趨于平穩,業績不是問題。
從規模來看,深圳中原從年初的6000多人增長到目前的10000多人,門店也從300家增加到350家,一手代理樓盤也從年初的110個增加到120個左右。在有力競爭對手增加的同時,小機構受影響較大,中原25%的二手份額依然在維持和鞏固,一手份額則由40%上漲至約45%。
肖小平:深圳市房地產經濟行業協會發布的行業白皮書顯示,在今年過去的5個月內,中介簽單前三名為中原、鏈家、Q房網。不過,大家判斷市場影響力的方式,目前公認的可能不是公布的多少業績,因為那些部分不能核查,更多是用市場占有率、房協發布的數據代表了公司在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是一個相對中立的數據。
林家樂:在傭金方面,去年一年來,中原、鏈家以及Q房網三家一直就位居簽單量前三,今年上半年大體應該還是維持了這樣的局面。如果以門店數量來衡量,中原、Q房網以及家家順應該排在前三的位置。以Q房網為例,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7月,Q房網的員工數量從3200人增加到13000余人,店面數量從170家增加到370家。未來房產中介的競爭在于,誰有最好的數據,誰能指導客戶的決策,誰能建立未來房產O2O平臺。
張國庫:今年,在一手二手房雙管齊下的情況下,我們的業績同比增長300%。尤其房產網的加入,讓我們的營收多了30%。在這個過程中,深圳門店有600多家,從業人員六七千,比去年年底的5000多人增長20%。家家順從2013年啟動大學生總部試驗基地,在2013年其實我們是虧錢的,2014年能保持平衡,但是從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這些學生人均產出率要高于其他片區2-3倍。今年市場好,一個月做百八十萬的店一大把。規模也有,市場也好,今年傭金總數是家家順的歷史紀錄。
江少杰:上半年深圳四五家大型中介公司都百花齊放,無論業績還是盈利水平相比去年同期有了很明顯的增長。表面上中介行業賣的是物業,但實際上賣的卻是信息和服務。
徐楓:市場份額的變化量,短期之內不會發生很劇烈的變化,至少在一年之內是能用的。我們預期中原的市場份額可能會跌一點,一個可能是會被電商搶去,一個可能是會被其他的公司稍微搶那么一點點。港資公司那種“用長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來換高額的回報”思路現在被打破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