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酷土豆大轉型 版權模式將被弱化
2015/8/17 8:32: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優酷土豆改名“合一集團”,從此,優酷土豆的定位也隨之從一個視頻網站晉升為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業平臺。“優酷土豆這次開放生態大會的重點是把自身定位整體做了一個優酷土豆迎來自合并后最大的一次轉型。
近日,優酷土豆改名“合一集團”,從此,優酷土豆的定位也隨之從一個視頻網站晉升為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業平臺。
“優酷土豆這次開放生態大會的重點是把自身定位整體做了一個改變,從視頻網站到整個文化娛樂產業。”易觀國際分析師龐億明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雖然各大視頻網站在生態產業鏈的布局有所不同,不過總體看來,當前視頻網站的發展還處于在版權內容的基礎上,向網生內容拓展的一個過渡階段。
老大變陣
毋庸置疑,優酷土豆是國內視頻網站的“老大”。
2005年,古永鏘閉關大半年想出了“合一”這個名稱,初衷是看到上網多屏合一的機會,但當時一家公司不足以支撐這樣一個趨勢。合一在古永鏘眼里,更多的是價值觀,是一種理念,倘若用作視頻網站名稱反而不如優酷更加契合B2C的品牌。
時移境遷,技術的變革以及90后、00后的態度、媒體大咖們的視屏參與熱情,加之互聯網+大背景下大眾創業的創業浪潮,讓包括PGC、UGC、自制內容在內的原創氛圍再次爆發新的活力,而我們進入了一個多屏甚至是未來的無屏(處處是屏)時代,這時的視頻網站已不足以描述優酷土豆的現狀。
“2015年是一個很重要的臨界點。”臨界點是一個物理學名詞,是指物體由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古永鏘口中的臨界點指的應該是,優酷土豆從之前的視頻平臺公司轉變為一個生態系統,即“合一”。這個生態系統不僅包括優酷和土豆兩個視頻點播平臺,還包括來瘋互動視頻直播平臺,分別制作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的合一影業和合一文化,云娛樂做游戲,以及智能硬件、大數據、視頻電商的創新營銷等。
實際上這個生態優酷土豆已經做了有兩年甚至更久,選擇在8月6日舉辦的首屆開放生態大會集中發布,也算終于輪轉回其“合一”的初心。
龐億明表示:“優酷土豆的模式并不算是一種特別新的狀態,相對來講,目前優酷土豆的政策更加清晰,提供一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可以為網生內容與廣告主搭建一個平臺,真正走到了開放平臺的階段,這是優酷土豆目前進一步優化的地方,畢竟優酷是以UGC起家的。”
回顧優酷接下來幾年的策略布局,從起源于2007年的“拍客”、2008年啟動的“合計劃”、2009年的“牛計劃”到2013年的“分享計劃”,無一不是在為日后的生態打基礎,優酷土豆的基因離不開網生內容。“我們積累了很足的基礎。”古永鏘說。
作為本次大會看點之一的“和計劃”,優酷土豆首先選擇和攜程這樣的旅游企業合作關于旅游方面的內容,未來也可和母嬰、汽車等企業合作共同做相關內容。
龐億明認為,這些媒體以前以文字和圖片內容為主,現在通過與視頻網站合作可以有視頻內容的補充,合作的企業在內容展示、用戶體驗等方面相對會有提升。合作雙方相互之間可以進行用戶流量的轉換,是一種比較互補的狀態,但存在一個問題是,這種合作模式的復制性是很強的,其他視頻網站也可以去做,是沒有壁壘的。
“當時優酷就在為中小制作團隊以及個人上傳者服務,把內容放到平臺上,由優酷來幫助推廣,并對所投放的廣告進行相應分成,只不過之前沒有完全體系化地搭建這樣一個系統。”龐億明說。
回歸初心的合一集團,已不止是一個單純的平臺,還包括制作、生態,真正進入一個互聯網多屏時代的文化生態系統。視頻純媒體時代下的流量導向、傳統內容、硬廣為支撐的變現模式正在被顛覆,用戶忠誠度、訪問時長、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被更加重視。“網生內容的豐富性、多元化變成核心的指標,以及產生的用戶收入、內容營銷變得越來越重要。”
格局之變
根據CNNIC近期發布的第36次報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4.61億,約占全部網民數量的70%,龐大的用戶基礎預示著視頻的黃金時代來臨。
與此同時,高昂的成本也成為視頻網站一直虧損的原因。版權費用、帶寬和人力成本的投入都讓各家視頻網站入不敷出。其中為尋求更多差異化的內容,各大視頻網站燒錢購買版權內容的競爭達到白熱化狀態。
經過七八年的版權內容方面的激烈競爭,視頻行業格局逐步形成。數據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5月活躍用戶數過億的視頻APP有3家,分別為愛奇藝、優酷土豆和騰訊視頻。
如今,處于第一陣營的這三家視頻網站背后能夠起到輸血作用的靠山分別是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百度將大量視頻流量不斷導入愛奇藝;騰訊視頻依托微信、QQ、新聞客戶端等龐大的資源,流量自然也不在話下;而阿里巴巴也將持股比例增至20.7%,成為優酷土豆最大的單一股東。
在流量不相上下的情況下,內容以及變現隨之成為焦點。
事實上,就內容來講,“視頻網站內容包括版權內容和網生內容,網生內容主要是制作單位和用戶上傳的,基本上各家視頻網站都在做。其實大家這兩年都在做著嘗試,來改變這種依靠燒錢買版權賺取硬廣的形式,改變這種入不敷出的狀態。”龐億明說,視頻網站的發展還處于一個不斷摸索階段,我們分別來看下各家的布局。
優酷土豆一直在自制劇和綜藝上發力,《暴走漫畫》《萬萬沒想到》這些PGC都在優酷土豆平臺可以找到。未來三年也會投入100億元的現金和資源的投入做網生內容。
3月初,騰訊視頻啟動“驚蟄計劃”,提出將于2015年內簽約并重點支持100個優質PGC項目,從IP創作、出品、品牌營銷到商業分成等全程參與,構建完整的內容生態圈。
今年初,愛奇藝首部系列網劇《廢柴兄弟2》播放量破2億。愛奇藝圍繞《廢材兄弟》開發同名手游、主角同款衣服、飾品,開拓電商,試水IP變現。另外,“愛奇藝通過《盜墓筆記》嘗試用戶付費,包括大家現在都去做自制內容,做自制可以去做很多植入式廣告,這樣回錢更快,投資回報率會更高一些。”龐億明說。
同樣,在IP內容的自制劇和電影方面做嘗試的還有搜狐視頻。從總播放量超過36.5億次的互聯網第一神劇《屌絲男士》,到上映17天票房突破10億元大關的電影《煎餅俠》,搜狐視頻打造的是喜劇品牌產業鏈。
不難看出,各大視頻網站在生態產業鏈的布局有所不同,不過總體看來,當前視頻網站的發展還處于在版權內容的基礎上,向網生內容拓展的一個過渡階段。
從用戶角度來講,還沒有完全接受網生內容,觀看的內容還是以版權內容為主。所以,要在滿足用戶最核心的需求基礎上,再逐漸去開發用戶潛在的價值。龐億明表示:“隨著網生內容量的上升,以及它的品質和用戶接受程度的提升,網生內容收入會超過版權內容占主導地位,這也是未來要拓寬的重點方向。”
究其原因,她解釋,一方面,雖然廣告主愿意去投版權內容,但版權內容數量有限,而網生內容最起碼能夠以量取勝。另外,對于網生內容來講,可以為廣告主去做定制廣告、植入式廣告,還可以拓寬用戶付費,并通過粉絲經濟賺錢,市場空間相對來說更大一些。
視頻網站的所有盈利模式實際上就兩個方向,一個是從B端向廣告主收費,主要通過變換廣告形式收費。一個從C端收費,主要是增值服務。
對于優酷土豆來說,現在所做的事情之前都已經在做,龐億明認為,優酷土豆這次是把所有的盈利形式都涵蓋到,做各種方向的嘗試,并在這次生態大會上進行集中發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