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全球奶制品低價 我們該如何應對?
2015/8/19 8:32: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3月以來,全球乳制品競拍價格持續走低,7月份全球奶粉競拍價格更是出現了跳水性下跌。與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相似,今年4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奶粉的現貨價格也出2015年3月以來,全球乳制品競拍價格持續走低,7月份全球奶粉競拍價格更是出現了跳水性下跌。與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相似,今年4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奶粉的現貨價格也出現了持續性下跌。國際市場奶制品價格暴跌使全球原料奶收購價格下滑,奶業主產國的奶農養殖效益受損嚴重。據國際牧場聯盟(IFCN)統計,2015年6月,全球原料奶收購價格每公斤0.287美元,折合人民幣每公斤1.75元,環比下降5.6%,同比降35.7%,是2006年12月以來的最低價格。
在開放的市場條件下,中國奶業與全球同冷熱。盡管當前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原料奶收購價格仍保持在每公斤3.41元,但考慮“限量”、“定量”等乳企收購措施,原料奶實際收購價格應該遠低于此價格,陜西、甘肅、寧夏等部分地區的原料奶收購價已經跌破成本價,奶牛養殖戶的養殖效益不容樂觀。隨著養殖效益的不斷下降,目前一些地方“倒奶賣牛”現象仍在持續。
供給增加、需求放緩直接導致國際奶價下行
全球原料奶供給增加直接推動國際市場奶粉價格的持續下跌。為應對中國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近年來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擴大奶業生產,加上2014/2015年產季氣候條件較好,世界奶業主產國的原料奶產量均好于預期。據統計,2015年1~5月,新西蘭原料奶產量828.3萬噸,同比增0.8%;澳大利亞原料奶產量359.4萬噸,同比增2.99%;英國原料奶產量為621.81萬噸,同比增1.20%;美國原料奶產量3992.84萬噸,同比增1.65%。
中國市場需求放緩和俄羅斯進口禁令延長導致全球奶價難以提振。中國奶粉進口量占全球奶粉貿易量的比重超過1/5,其需求變動直接影響國際市場奶粉價格。近兩年奶粉過度進口直接導致國內乳企庫存增加,而國內乳品消費疲軟,去庫存速度緩慢。2015年上半年,國內原料奶產量增長約6%,國內乳企收購過剩原料奶用于噴粉,進口奶粉數量大幅下降。據海關統計,2015年1~6月,中國奶粉進口量34.40萬噸,同比減少49.52%。另外,作為奶制品進口大國的俄羅斯,2014年8月開始停止從制裁國進口奶制品,2015年此禁令可能延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際市場的乳品需求。
全球經濟不景氣背景下紐元和澳元匯率下降加劇了全球奶價的下滑。近幾個月,受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暴跌等因素影響,澳洲經濟繼續處于疲軟狀態,澳元和紐元匯率持續走低。由于國際市場奶制品競拍價格以美元結算,澳元和紐元對美元匯率的持續走低加劇了全球奶制品價格的下滑幅度。
應建立原料奶價格保險機制應對國際市場沖擊
IFCN預計,未來5年國際奶價將進入下行通道,即我國奶業將長期面臨國際廉價乳制品的競爭。對此,應采取措施緩解國際市場奶價下跌對國內乳制品市場的沖擊:
短期看,建議通過刺激國內乳制品消費需求、加強還原奶標識管理、建立乳企與奶農價格風險聯動機制、啟動國家奶粉收儲計劃等措施穩定國內奶業供需。一是積極宣傳巴氏奶、酸奶的營養價值,鼓勵低溫奶消費,為國內生鮮乳需求爭取空間。二是通過營養干預措施,促進城鄉特殊人群和低收入群體的居民食物消費,降低加工和流通成本,拓展乳豬粉等畜禽飼料消費。三是嚴格執行還原奶標識制度,實現進口奶制品渠道和用途可追溯,從源頭減少企業對進口奶粉的過度需求。四是實施國家奶粉儲備計劃,考慮“以補代儲”方式給予企業補貼支持,緩解企業庫存壓力及相應的流動資金短缺。
長期看,要考慮以此輪乳制品市場波動為突破口,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建立原料奶價格保險機制,“以需定產”穩定國內外市場預期,做好構建中國奶業安全網的政策儲備。一是以提高單產水平為突破口,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業效率。二是建立原料奶價格保險機制,政府補貼保費,保險公司對原料奶價格保險托底,幫助養殖場規避市場風險。三是探索乳品企業與奶農風險共擔機制,由政府、乳品企業、奶農三方共同籌資成立奶價風險基金,當奶價波動幅度過大時,啟用風險基金用于補貼乳品企業和奶農。四是做好國內市場的供需研究工作,準確判斷國內奶制品的供需缺口,穩定國內外市場預期。
(中國農科院信息所董曉霞胡冰川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張玉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盤點歐洲知名工業機器人企業
- 下一篇:韓國五大知名工業機器人企業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