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冷年中國空調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2015/8/20 8:34: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冷年國內空調市場已慘淡收官,面臨需求不足、庫存高企壓力,逆境中的中國空調業在2016冷年將迎來真正大考。2015冷年慘淡收官受天氣、經濟調整、房地產低2015冷年國內空調市場已慘淡收官,面臨需求不足、庫存高企壓力,逆境中的中國空調業在2016冷年將迎來真正大考。
2015冷年慘淡收官
受天氣、經濟調整、房地產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盡管各大品牌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不惜血本發動價格戰,但2015冷年國內空調市場最終還是慘淡收官。
中怡康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空調市場零售額僅為865億元,同比下滑3.1%,是中國家電市場唯一的負增長品類。而奧維云網的監測數據也顯示,2015年上半年家用空調終端零售市場銷量規模2550.9萬臺,同比增長0.5%;銷售規模845.5億元,同比下降6.6%,整體呈現出“量平額減”的局面。
對此,中國家電協會副理事長王雷認為,這是行業價格戰帶來的負面結果,但這種局面“其實是不應該的,因為現在是空調消費升級的階段。”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行業長久以來居高不下的庫存壓力,加劇了非理性價格競爭,各大品牌只能通過不斷提升的規模來彌補利潤率的降低,從而導致空調行業的總體盈利能力不足。
從去年9月底開始,空調行業頻繁掀起價格戰。今年五一前夕,發改委約談主要空調制造企業和流通企業,緊急叫停價格戰。雖然價格戰被叫停,但價格戰連鎖效應之一的高庫存問題,卻已經成為壓在空調行業身上的一座大山:第三方數據顯示,空調行業庫存高達4000萬套,意味著即使所有空調企業一年不生產也足以滿足當年的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入夏以來天氣持續不給力也是一重大因素。一直以來,空調業都是“靠天吃飯”,但今年進入夏季后,長江流域以及南方區域的空調主要消費區域,基本上是處于暴雨控制之下,降雨帶在長江流域徘徊長達2個月之久。北方雨水雖然不多,但也是隔三岔五下一場雨,始終沒有出現持續高溫的情況,北京更是51天內出現32次降雨天氣的罕見現象。
另外,宏觀經濟下行,市場需求低迷等因素也影響了整個空調市場。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曾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將呈現穩中緩降態勢,GDP增速將放緩至7%。家電零售領域很大一部分需求來自房地產中新增商品房、保障房的數量及入住率,然而這一指標在2014年下半年及2015年開局表現都不盡如人意,雖然多地放松限購政策,但是面對日益下調的房價,消費者還是保持觀望態度。
從奧維云網的家電市場監測數據看,一二級城市很多家電品類出現了負增長,三四級市場增幅也大幅放緩。而從區域市場來看,2015上半年,除中南、西北地區空調零售量同比小幅上漲外,華東、華北、西南等地市場需求出現萎縮,零售量同比均以下降。尤其是空調消費需求較大的華東地區,今年上半年,受持續陰雨天氣影響,華東地區高溫天氣短暫,線下空調零售量同比降幅超10%。
各大廠商積極開啟新冷年
盡管面臨需求不足、庫存高企壓力,2016年新冷年還是在8月初如期“開盤”,各大空調廠商也采取了更為主動的姿態,紛紛尋求“破局”之道。
早在7月底,長虹就拉開了2016冷年的開盤啟動工作。長虹空調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新的宏觀形勢、新的年輕族群的消費需求、新的商業模式的驅動,長虹空調把2016年定位為融合創新、轉型升級之年,將聚焦產業生態圈的價值融合,在產品融合、渠道融合、客戶融合、服務融合、未來商業模式融合五大方面,和合作伙伴一起共贏未來。
8月1日,美的、格蘭仕和志高同時召開了新冷年的開盤會。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總裁吳文新強調,美的空調將繼續堅持“精品戰略”,公司每年在“精品戰略”上的投入高達數億元。未來五年,美的空調還將投入50億元,對國內六大生產基地進行升級,為千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格蘭仕在新冷年開盤會上發布了可用語音操控的智能空調。格蘭仕家用電器制造公司副總經理賴云飛透露,從現在的WiFi連接到自動加濕、自動空氣凈化、空氣質量自動提醒等產品功能的擴充,再到產品與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2016年格蘭仕空調產品將全面智能化。
而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興浩更是宣布重新出山,擔任志高空調國內銷售總經理。李興浩稱,新冷年志高將繼續發力智能云空調產品。
緊隨其后的海爾則抓住了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心理。在8月3日的2016冷年戰略發布會上,海爾推出了目前行業唯一可在制冷、制熱雙模式下實現自清潔的空調。其空氣產業負責人王友寧說,現在用戶的需求已經從防暑降溫到了空氣健康,“未來海爾將跨界融合,打造各種場景下的健康空氣體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