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房企2015年中報解讀:近五成凈利下降
2015/8/22 8:34: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進入8月,房企進入中報密集發布期。告別黃金時代的房地產行業,正經歷加速洗牌的過程。據統計,在已經公布2015年中期業績的40多家房企中,27家房企凈利潤出現了進入8月,房企進入中報密集發布期。告別黃金時代的房地產行業,正經歷加速洗牌的過程。
據統計,在已經公布2015年中期業績的40多家房企中,27家房企凈利潤出現了下滑,其中萊茵置業、匹凸匹、陽光股份等7家房企的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了50%,5家出現虧損。房地產行業進入白銀時代的表現愈加顯著。
面對越來越難賣的房子,以及越來越薄的利潤,不少房企開始主動轉型,投身其它時下更為火熱的行業。
專業延伸型
代表企業:萬科集團
萬科8月16日晚間發布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累計實現銷售面積902.6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99.6億元,同比分別上升9.9%和9.0%。
上半年萬科一方面強化現金流管控,另一方面也聯合各類金融機構,積極進行金融創新。日前,萬科嘗試探索REITs產品,幫助公司盤活存量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從中管窺其轉型的方向之一,便是由單一即售型不動產開發,轉向多種資產管理與價值提升,而金融將在促成這一轉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此外,通過中報不難發現,萬科上半年在鞏固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也在積極加大對消費地產、產業地產,以及地產延伸業務的探索。上半年,萬科正式成立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將物流地產帶入開發運作階段。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看不懂現在的萬科。從本次中期業績發布會公布的信息來看,萬科的新業務嘗試同樣有讓人感到迷惑的地方。比如萬科嘗試最早的商業地產,這兩年討論最多的養老地產都沒有進入首批事業部名單。
對此,郁亮稱,萬科面臨的實際問題是如何把需求轉化成有效業績,“我們還在嘗試試錯過程中”。
多元化型
代表企業:恒大地產
從2010年投資中國足球,到鋪天蓋地廣告的恒大冰泉,乃至攜手韓國原辰打造整容醫院……至今,恒大的多元化版圖已貫穿體育、文化、快消以及健康等多個產業。許家印攜地產資本的力量快速攻入新產業,意圖將恒大從一家龍頭房企打造成多元化商業巨頭。
8月10日,恒大地產發布簡報,1-7月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317.4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達1012.1億元。截至7月底,恒大地產銷售業績已超過2013年全年銷售水平,完成年度目標的67.5%。
在各種轉型模式中,恒大選擇了多元化路徑。據2014年恒大地產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礦泉水、糧油、乳業、健康四大產業累計投入了64.2億,占公司總資產1.35%。上述四大產業預計2015年投入20億元,2016投入15億元,2017年投入10億元。
然而,多元化也是把“雙刃劍”,國內企業多元化轉型失敗的案例不計其數。在不少人看來,恒大的多元化之路過分激進。易居執行總裁丁祖昱直言,恒大布局的新產業相互間的協同效應并不明顯,和房地產主業之間也缺乏協同效應,更像是地產賺錢困難了才被迫進入其他行業。
隔行如隔山。盡管恒大具備資本優勢,但對于習慣了暴利與粗放式發展的房地產企業而言,要在高度市場化的傳統消費行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財報顯示,2014年恒大的非地產業務總虧損為31.3億元,其中礦泉水業務去年錄得虧損23.7億元。
對此,許家印表示,試錯是房地產企業轉型的必經階段,與資本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相比,傳統消費行業的資本投入要小得多,房地產企業在主營業務盈利依然豐厚的時候主動探索新業務,即使失敗了,損失也有限、可控,比在主業日落西山之時被動轉型更明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