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產能”恐過剩2億千瓦 社會用電量增量走低
2015/8/23 8:33: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全社會用電量在今年前7個月同比僅增長1.3%,在2014年全年3.8%的增速基礎上繼續下滑。然而,火電投資卻同期出現了大規模的增長。數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全社會用電量在今年前7個月同比僅增長1.3%,在2014年全年3.8%的增速基礎上繼續下滑。然而,火電投資卻同期出現了大規模的增長。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各地火電項目新投產2343萬千瓦,同比增長55%。
據了解,現在投產的火電項目大約都是三五年前規劃審批的,彼時正值電力需求旺盛時期,而現在出現的電力需求低迷遠超各方預期。而在現階段,受益于煤炭價格下跌,電力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多家企業的大型熱電聯產項目仍在不斷上馬。
火電加碼投資的惡果眼下已經開始顯現。有業內進行過測算,按照2014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約9.2億千瓦數據計算,全國火電機組至少過剩1.3億~2億千瓦。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當市場調節作用出現失靈時,政府的宏觀調控和統籌規劃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后期火電行業的產能過剩、資源浪費以及惡性競爭將更加嚴峻。
火電投資加碼
近期,多個電力企業的大型項目密集上馬。
8月15日,中國神華旗下北京燃氣熱電項目機組通過滿負荷試運行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發電能力95萬千瓦,供熱能力65.8萬千瓦,供熱面積約1300萬平方米。
7月份,大唐電力多個火電項目獲批。廣東大唐國際雷州電廠“上大壓小”新建工程2×1000MW項目、大唐國際唐山北郊2×350MW熱電聯產項目、大唐錫林浩特電廠新建工程2×660MW項目、大唐國際葫蘆島熱電廠新建2×350MW項目獲得核準。
這些都只是火電加大投資的個例。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火電項目新投產2343萬千瓦,同比增幅高達增長55%。除了已投產外,各地火電項目核準開工步伐加快,現在已核準在建的火電規模達1.9億千瓦,獲得路條的火電規模約為2億千瓦。
在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當前煤炭價格比較低,火電企業盈利能力增強,火電項目仍然具有較高的利潤,這也是一些企業布局火電的重要原因。
“但也需要注意到,一個火電項目從報備到審批再到開工建設最終投產需要大約3~5年的時間,所以現在投產的項目多是此前用電需求旺盛時期審批的項目。”林伯強表示。
從2014年以來,中國開始實施“簡政放權”,原本需要國家發改委審批的火電項目也被下放至地方政府。
“國家原本的思路是,要讓地方政府通過編制的電源規劃,根據用電需求平衡發展電量,但現在看來這還是過于理想。”一位電力企業人士告訴記者,一個火電項目投資在數十億到百億元,在當今保增長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火電項目仍然能夠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睞。
只是在火電企業加碼投資的同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卻在不斷下降。
陜西發改委在7月份發布消息稱,陜西電網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073小時,其中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190小時,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387小時、478小時。
全國的情況也同樣不樂觀。一位電網人士表示,2015年1~7月,中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2531小時,減少259小時,預計全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將低于4500小時,這種利用率還會持續減少,因為清潔能源的比重正在增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