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動產登記走向大數據時代 全面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2015/8/24 8:33: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通知,提出2017年要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并在通知中提到“國土資源云”概念。這意味著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已基本完成頂層近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通知,提出2017年要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并在通知中提到“國土資源云”概念。這意味著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全面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有何作用?平臺建設面臨哪些困難?目前不動產登記進展怎么樣?
維護公眾權益,保障交易安全
根據通知要求,2015年下半年各地信息平臺上線試運行,2016年基本完成各級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建庫,2017年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信息平臺的總體部署。要充分運用云計算技術,把信息平臺搭建在國土資源部統一建設的“國土資源云”上。
國土部有關負責人強調,國土部負責信息平臺頂層設計,統一組織信息平臺開發,各地要立足已有基礎,升級改造已有信息平臺及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擴展功能,“不是推倒重來,不能搞重復建設”。
據記者了解,信息平臺面向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動產審批和交易主管部門、其他相關部門、社會公眾四類服務對象,提供信息共享交換、信息依法查詢等服務。通知還提到要加強與公安、民政、財政、稅務等部門間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的互通共享,提供不動產登記資料的依法查詢。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稅法此前也正式進入十二屆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公眾可能會聯想,平臺建設和征收房產稅有關系嗎?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認為二者之間的關聯并不大。他說,信息平臺使國家機關在掌握個人住房信息的情況下,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維護公眾不動產權益,也會對個人的信用狀況、資產情況等發揮保護作用。
從分散到統一是最大亮點
專家表示,平臺的建立實現了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有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服務,有利于方便群眾辦證,提高辦證效率,消除“信息孤島”,促進不動產登記信息更加完備、準確、可靠,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保證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技術上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共享并不存在難題,但是,實際查詢的時候,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并不能進行異地查詢,而是要到不動產登記機構提供證明材料方可進行信息查詢。”程嘯說。
但信息平臺建設過程不會一帆風順,數據整合成為其難點。
這么多年來,一方面住房、土地、林地等分散在各個部門登記,內容、標準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各市縣的信息化存在差距,部分縣市信息化較差,歷史的房產、土地等信息仍以紙質為主,缺失和錯誤較多,仍需進一步完善。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孫憲忠研究員表示,不動產信息最大的亮點是登記從分散到統一的變化,這是一大進步。
孫憲忠認為,如今成立的不動產登記局,整合了原先房產、農業、林業、住建等部門的部分職權,“新部門如何重新系統化,如何讓幾方登記的數據、權利不至于發生碰撞、摩擦,這都是要解決和思考的”。
年底完成登記機構職責整合
7月29日,安徽省發出第一本不動產產權證書,至此除西藏外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全面鋪開,目前全國已累計頒發新版的不動產權證書8.1萬本。
但市、縣級不動產登記職責和機構整合工作仍然滯后。國土部公布的截至3月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300多個地市州盟,2800多個縣市區中,只有50個地市、101個縣完成了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占比分別不到16%和4%,而目前這個數字大概是30%和14%。
對此,在7月14日的工作推進會上,剛卸任的國土部副部長胡存智強調,要全力推進市縣級職責機構整合,各地要以年底前完成整合為目標,“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和延遲”。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統一機構是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前提,如果市縣級職責和機構整合不到位,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就沒有實施主體,這項國家重大改革任務就無法具體實施。
到今年底只剩下4個月了,全國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整合工作能否順利完成?
對此,國土部副部長王廣華表示,國土部此前已經組織督導組對各地開展調研督導,今年10月份開始,還要開展專項督察,督察結果將直接上報國務院,“隨著各級地方政府對這項工作認識的提高以及工作力度的加大,在年底基本完成職責整合是完全有可能的。”
“房價收入比”是指“房屋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房價收入比指標主要用于衡量房價是否處于居民收入能夠支撐的合理水平,直接反映出房價水平與廣大居民的自住需求相匹配的程度。
近期,關于房地產市場回暖之聲不斷。的確,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3.9%,這是自2014年初開始連跌一年多之后,首次轉為上漲。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同比增長5.9%,創2014年以來的新高。一線城市房價漲幅尤其明顯。從這些數據上來看,房地產市場似乎已經結束下行了。
不過,中國房地產報根據上半年22個重要省及27個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銷售價格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測算后發現,從全國重要省市上半年房價收入比排行來看,雖然全國房價收入比為7.16,處于6~7的合理區間,但不同地區房價收入比走勢卻有了明顯分化。
榜單顯示,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上半年房價收入比繼續走高,其中上海房價收入比高達19.09,北京18.42,深圳根據測算更高,19.9以上;二線城市中,福州、廈門、溫州、太原、天津上半年房價收入比均超過10.
不過,部分城市如長沙、常州、無錫、泉州、寧波、杭州等受樓市下行影響,房價跌幅較大,房價收入比也在持續走低。反映出這些地區樓市下行的壓力依舊未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