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物流弊端多 互聯網物流模式未來發展方向及機會預測
2015/9/1 17:12: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如今,出租車打車軟件已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成為了用戶現代化的出行方式。隨著打車軟件的成功,2014年開始,在巨大行業前景以及資本的熱捧下,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如今,出租車打車軟件已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成為了用戶現代化的出行方式。隨著打車軟件的成功,2014年開始,在巨大行業前景以及資本的熱捧下,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與傳統物流公司開始觸網,紛紛進入互聯網物流市場,互聯網物流行業也快速崛起并成為行業熱點。
一、傳統物流行業弊端多,改造空間大
在中國,傳統物流由于技術手段、運行規模、運行模式、標準化等方面發展滯后,存在諸多弊端。
一是物流成本居高不小,社會資源浪費嚴重。
中國物流成本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8%,不僅遠遠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亞太和南美國家平均值。發達國家中,物流成本占成品最終成本的10%到15%,發展中國家大約在15%到25%之間,而中國的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比重達30%到40%。物流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車輛、油氣、人力等諸多生產要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是行業分散凌亂,缺乏統一管理。
散亂是中國物流市場的一大特點,尤其是公路貨運領域。公路貨運市場規模大約3萬億,其中零擔業務占了30%,約9000億元,除了順豐和三通一達占有約1000億快遞份額以及以德邦物流為代表的快運公司占有約200億外,其余大部分零擔業務仍是由眾多中小專線公司承擔。我國物流公司有700多萬家,貨運車輛有1600萬臺,平均一家企業車輛不足3臺。
三是中間環節多,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供應鏈鏈條非常長,涵蓋貨主、物流公司、承運商、專線物流、終端客戶多個環節。在具體業務執行過程中,產品所有交付都需要電話、郵件、傳真實現,不借助信息化手段而一對一地進行服務,效率低下,企業利潤受到沖擊。電子商務通過信息化手段,跳過了繁瑣復雜的中間環節,實現了買家與賣家之間的直接對接,讓買賣家直接受益。物流行業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縮短其中的部分中間環節,實現貨主與車主之間一對一的對接,并大幅度提高運行效率。
四是信息不透明嚴重,車貨匹配效率差。
我國運輸行業存在大量空駛、迂回等問題,車和貨不匹配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目前全國范圍內貨車司機數量達到3000多萬,承載著全國超過75%的貨運量。交易形成多基于家族、同鄉、圈內好友之間相互介紹的熟人模式。另外,司機在返程時找到合適的貨也十分困難。為了避免返程空駛,貨車主往往會通過中介獲取貨源信息,進一步增加司機成本、攤薄了利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