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樓市去庫存周期超27個月
2015/9/8 8:33: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日(7日),山東省印發《山東省房地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以緩解房地產投資逐漸下滑的局面。根據山東省統計局的統計數字,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房地產今日(7日),山東省印發《山東省房地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以緩解房地產投資逐漸下滑的局面。
根據山東省統計局的統計數字,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房地產開發投資2654.1億元,增長1.6%,比一季度回升0.8個百分點。
但這一數字與前幾年增長幅度不可同日而語。
去年,山東省房地產開發投資5818.0億元,比上年增長6.9%;前年,山東房地產開發投資5444.5億元,比上年增長15.6%。2012年,房地產市場遇到調控,當年,山東省房地產開發投資4708.3億元,比上年(2011年)增長14.6%,增速比上年回落11.8個百分點。
更嚴峻的局面是,現在山東省房地產商品房去庫存周期已經達到27.3個月。
“方案”中說,“商品房庫存偏高,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商品房庫存1.6億平方米,去庫存化周期達到27.3個月。”
房地產產業是地方財政的重要支柱�!笆濉币詠�,房地產業提供的地稅收入年均遞增30%以上,2014年達到969億元,占山東全省地稅收入的27%,在服務業中居首位,還帶動了建筑、建材、金融、商業、物流、家具、家電等幾十個相關產業的發展。2014年,山東全省房地產企業繳納土地出讓金525億元,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221億元,有力促進了城市建設和發展。
除了庫存較高之外,山東省認為,該省房地產業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和不足:產業集中度偏低,龍頭企業實力弱,缺乏知名品牌企業,全國開發、物業企業百強中均只有1家;產品結構不合理,居住地產比重偏大,商業地產供應過剩,工業、物流、養老、旅游等跨界地產比重偏低;資本運營能力差,企業自有資金少,融資能力低,沒有一家直接發行上市的房地產企業。
按照“方案”,山東省提出,2015-2020年,每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在6000億元左右,商品房銷售面積保持在1億平方米左右,物業管理面積年均增長7%左右。到2017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左右,提供地稅收入1100億元左右;到2020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左右,提供地稅收入1200億元左右。
“方案”要求,山東省要轉變房地產開發模式,適度降低商品住宅供應比重,由相對單一的居住型產品向多元化產品轉變,積極發展跨界地產。
在工業地產方面,主要在開發區、工業園區內獲取工業用地,投資建設道路、管線、綠化等基礎設施和廠房、倉庫、研發基地等房屋建筑,以租賃、轉讓或合資、合作方式獲得投資回報。
為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特別是“互聯網+”產業的需求,為小微企業、自由職業者、創業者開發建設條件便利、質優價廉的工作生活場所,如創客空間、SOHO(辦公居住一體化)、LOFT(靈活布局開敞空間)、電商用房(辦公倉儲加工物流一體化)等,促進技術創新、知識分享、創意交流、協同創造。其中,對有前景的創業團隊可以房價、房租作價折算為股權。
“方案”要求創新消化庫存商品房。各地政府可采用貼息、補助等方式,鼓勵將符合條件的商品房和閑置廠房、倉庫等房屋建筑,改造為電商用房、都市型工業(輕加工研發型)地產、“創客空間(會議室+實驗室+茶社或咖啡屋+辦公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商務居住復合式地產、高層次人才公寓等,實現消化商品房庫存與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多贏。
對長期滯銷且符合條件的商業營業用房和寫字樓,可由政府收購或長期租用,改造為中小學、幼兒園用房,緩解“上學難”、“入托難”問題。允許創意、設計、軟件等領域的小微企業和自由職業者,將住宅、公寓登記注冊為營業場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