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手機向高端突圍 華為或將對標蘋果三星
2015/9/13 8:35: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8月起,手機廠商便開始“爭先恐后”地發布新品。除了激烈混戰的千元機市場,今年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國產手機開始向高端市場突圍。國產手機向高端突圍9月8日,華為Ma8月起,手機廠商便開始“爭先恐后”地發布新品。除了激烈混戰的千元機市場,今年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國產手機開始向高端市場突圍。
國產手機向高端突圍
9月8日,華為MateS旗艦新機在杭州正式發布。這款華為MateS臻享版國內市場售價為4199元,這也是繼華為Mate7和華為P8取得階段性成功后,華為向更高端市場進發的一次嘗試。
7日,樂視也發布高端智能手機樂Max藍寶石版,粉色版售價6188元,金色版售價5888元。8日,聯想在上海發布了MotoXStyle智能手機、聯想P1智能手機,發布會核心產品聯想P1全網通版會員價2199元。今年5月,小米的機皇上市,8月周鴻祎發布奇酷手機,也全都定位中高端。
國產手機大有向中高端市場突圍之勢,中高端手機市場一直以來被蘋果、三星為代表的洋品牌壟斷著,手機市場的大部分利潤被其瓜分。記者采訪國內某手機國代商(國家級銷售代理商)朱先生了解到:“蘋果在整個中國手機市場以不足20%的市場份額,賺取了80%的利潤。”他表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蘋果品牌價值的體現。
據德國GFK監測,2015年Q2中國高端智能手機需求年增幅49%,可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似乎不缺少購買者。而根據GFK對國內3G、4G兩種通信制式的全部終端的統計,7月份國內蘋果、三星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這或許給了其他對手更大的市場空間。
如今,包括華為、小米、聯想、奇酷、樂視在內的國產手機廠商開始進軍高端市場,從高性價比轉向高利潤率的比拼,挑戰蘋果、三星地位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恐怕還需要一個過程。
勝算幾何?
華為從產品研發、渠道、銷售模式等等,都是從基礎一步一步做起來的。朱先生表示,華為最早進入市場靠的也是低價策略,通過不斷堅持從低端逐漸向中高端滲透,這期間也出現過一些失敗的產品,但華為的堅持和中高端策略取得了市場的認可。“市場驗證了目前為止華為的這條路是正確的,從自己做研發、做主板、做手機的CPU,這條路才是自強之路。”
從渠道來看,華為長期以來與國代商的合作,使得雙方建立起非常強的合作默契,屬于戰略合作關系。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表示:“MateS依然采取Mate7此前對優質消費者進行溝通和管理的渠道模式,采取關鍵的客戶以及采用渠道的配合模式,能夠直達消費者的渠道模式展開渠道合作。”
從品牌來看,華為消費者業務CMO楊柘表示,三星是革新營銷策略,華為的策略是以行踐言,這顯然是兩個不同品牌的DNA。
從產品本身的競爭來看,何剛認為國產手機突圍的主要方式還是依靠優質的產品,在設計、體驗、技術方面進行競爭。“MateS無論是2.65mm的纖薄邊框,還是壓感識別技術,包括專業相機模式,全新的指關節互動,都是很大的進步。”同時,何剛坦言,這些進步還不足以趕超蘋果,華為需要更長期的投入。為此,華為在產品的開發上投入了很多力量,更多投入在關鍵技術的研究上。“我們有大量資源投入在未來的技術上,這是大家目前暫時看不到的,包括我們的芯片研究、射頻方面的研究。”
而在產品布局的策略上,華為既不希望像蘋果那樣,只做一款機子就能覆蓋全部消費者的需求;也不會像三星那樣,每個檔位上都有很多不同的產品在賣。華為希望的是聚焦,實現精品戰略,即每個檔位上的每一款產品都是精品。“其實華為手機做的是精品戰略,很少強調高端戰略,我們希望在高、中、低每個檔位上,都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到華為的精致產品,這才是華為的整體策略。”何剛表示。
整體來看,蘋果的全產業鏈的運作和管理,三星以硬件拉動生態鏈,也是可以學習借鑒的。何剛表示,對于華為來說,唯有在各個方面能力的加強、吸取成功的企業經營經驗,方能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更上一個臺階。
當然,朱先生認為,作為民族產業,華為還需要在產品、研發、供應鏈、渠道、營銷推廣等各個環節踩實了走,否則容易自我膨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