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市利好政策不斷 買房最好的時候來了?
2015/9/21 8:33:02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金九銀十,又到了樓市每年最好的銷售季節(jié)。隨著央行降準、降息,外籍人員購房與住房公積金政策的放松,讓2015年北、上、廣、深的樓市快速升溫,很多開發(fā)商都在振臂高金九銀十,又到了樓市每年最好的銷售季節(jié)。隨著央行降準、降息,外籍人員購房與住房公積金政策的放松,讓2015年北、上、廣、深的樓市快速升溫,很多開發(fā)商都在振臂高喊“買房窗口期已經到來”。而我們注意到不少百姓最近也在問,房價是不是又要漲了?那么,這一輪樓市行情,到底該怎么看?樓市上半年的猛漲行情還能持續(xù)多久?
“金九銀十”看樓市漲跌
2015年5月,全國100個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均價為10569元/平方米,環(huán)比由跌轉漲,漲幅0.45%。而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速度尤為顯著,上海商品住宅5月成交均價首次突破每平方米3萬元,深圳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達到每平方米61398元,同比上漲86%。深滬兩地房價的突然大幅上漲,引起了我們的關注。造成房價上漲的原因是什么,上漲的勢頭能夠延續(xù)嗎?記者隨后趕往深滬兩地尋找答案。
6月27號是個雙休日,雖然下著小雨,但位于上海內環(huán)的這家售樓處,還是來了很多人。
他們當中,不少是頭一天剛剛通過搖號,獲得選房資格的。現場簽合同,銀行信貸員馬上就給辦按揭。由于是小戶型,選擇按揭買樓的80%都是年輕人。
陳雨夫婦,五年前作為IT人才落戶上海。小倆口都在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上班,這幾年收入不菲,提前湊齊了首付款。他們要買的上海內環(huán)房價,現在已經達到每平方米5萬多元。
陳雨說:“我們覺得這個樓盤地段、交通方便。現在,上海內環(huán)線的新盤已經非常少了,而且,即使有新盤推出房價也是很高,這個新樓盤相對來講,價格稍微還是偏低一些,我們還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今年4、5月份,滬深股市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部分股民在股市高點的時候賣出了股票,獲利豐厚。陳雨身邊的不少同事和朋友,獲利后的首選就是買房。身邊想買房的人多了,小倆口擔心房價再漲,于是趕緊出手。
從數據看,全國樓市確實在回暖。2015年1月全國新建住宅銷售面積同比漲幅還是負17%,但到5月就已基本持平,6月出現了4.5%的正增長。
在上海,不僅內環(huán),就連外環(huán)線的寶山區(qū),周末看房團的熱情也很高。售樓員李芳君,春節(jié)過后,周末一直在加班。就在她們這個樓盤周邊,已經開工、在售的樓盤現在至少有6個。
事實上,最近一年政策的暖風一直在快速消化這里的新開樓盤,從2014年9月國家關于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到2015年個人住房貸款新政策,讓許多有購房意愿的人們持續(xù)釋放。
李芳君擔心的說:“以前比較擔心的就是客戶沒有人來買房,或者說成交量比較低,現在我比較擔心的就是現在這么多人來買房,我很擔心后面的供應量是不是能跟得上現在的銷售節(jié)奏”。
李芳君所在的樓盤,是上海商品房2015年上半年的銷售冠軍,他們以半年近1000套的銷量,創(chuàng)下了2013年以來,上海半年單盤成交套數的新高。
2015年樓市的一些現象,李芳君從沒遇到過。“今年比較市場奇怪,很多人也不愿意,一味的在股市里面獲取更多利潤,而是在股市收獲之后,就把部分資金轉向房市,轉向固定的資產”。在房地產企業(yè)工作了8年李芳君感到不解。
7月以來,北、上、廣、深一線樓市銷售上漲的增速明顯放緩,40個重點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量環(huán)比回落5.4%,一、二、三線城市環(huán)比回落幅度分別為2.9%、6.9%、1.7%。
業(yè)內人士普遍預計,8月27日,住建部等六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調整外資準入樓市的相關政策”,對下半年樓市穩(wěn)定發(fā)展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全國政協(xié)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經緯認為: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特點是國家的政策調控,更重要是市場的需求。從目前樓市來看,購房人群的需求量不會無限制的增長,改善型購房人群將會增加。從土地供應也會相對減少,住房供需將進入一個平穩(wěn)的常態(tài),2015年下半年,中國的房地產是穩(wěn)中有漲,微增長,沒有狂漲,是平穩(wěn)的發(fā)展。
預測歸預測,到底全國樓市整體走向會怎么樣?
很多人感覺樓市正在復蘇,不過從統(tǒng)計來看,房地產企業(yè)的開發(fā)速度,眼下并沒有太明顯的變化。2015年1-6月,全國新開工商品房面積同比下降了15.8%,竣工面積下降13.8%,與去年下半年的開竣工面積基本相當。于是,我們還把目光投向了房地產上下游的周邊產業(yè),來感受樓市火爆背后真實的冷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