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2015年惠州房價走勢分析:平均每年上漲329元/㎡
2015/9/23 8:33: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股市近幾個月的大幅震蕩走低,已經被投資者們稱為新一輪的“股災”。在經濟轉型大潮和股市起伏不定的大環境下,房屋作為固定資產的投資價值再度被城市中產關注核心提示:股市近幾個月的大幅震蕩走低,已經被投資者們稱為新一輪的“股災”。在經濟轉型大潮和股市起伏不定的大環境下,房屋作為固定資產的投資價值再度被城市中產關注。毫無疑問,不論抵消通脹還是長期保值增值來講,房產都是一個很穩的投資渠道。甚至有人稱房子是買了以后就可以放心去睡覺的投資品。名下房屋產權的價值,也成了城市家庭主要的資產構成。以深圳為例,近些年已出現大量房屋持有者因房價上漲成為千萬富翁的現象。
立足惠州這樣的二三線城市,我們是否也該多關心一些和個人固定資產價值相關的常識呢?又逢九十月樓市銷售旺季,不論是名下已有房產的市民還是準備出手的購房者,都需要關注房屋資產價值是否有保障的問題。惠州家庭有無機會在未來的十年感受深圳房屋持有者在資產升值通道上的興奮?在2014年以來陸續上演的降價潮沖擊之下,惠州家庭如何才能守護好個人的固定資產價值?購房者如何從資產價值穩定的角度選擇物業?值得深入探討和關注。惠州搜房網聯合惠州中原地產,分析惠州過往13年房價數據,探尋惠州房地產市場下一個十年走向的趨勢軌跡。
過去13年惠州房價平均漲329元/㎡/年
從1993年的房地產泡沫三大重災區之一,到如今的由庫存過大向供需平衡過度,20余年以來,惠州一邊被指“發展房地產很危險”,一邊卻又吸引著中國各大房企的入駐,萬科、中信、富力、保利、雅居樂、碧桂園、金融街、奧園……都在惠州開拓疆土,劃地造城。
據惠州搜房網聯合惠州中原地產發布數據,數據經由惠民之家核實:2003年到2015年,惠州房價總體水平由1836元/平方米上升到了6096元/平方米。13年間,不管中間幾次起伏,這個安靜小城的房價漲了4260元/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每年上漲329元。這也印證了“房產是買了就可以放心去睡覺的投資品”這個觀點。
經濟轉型之下的中國房地產,也在經歷一輪巨大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惠州這樣位于深圳國際大都市身邊的衛星城,機遇和鎮痛并存。回望過去十三年惠州房價的運行軌跡,對比深圳房地產發展史上的相關階段,或許更容易看清楚我們這個城市以及普通人的固定資產價值未來十年有可能怎樣變化。
深惠房價13年關鍵詞剖析發展軌跡
2003-2007年——關鍵詞:快車道
經歷過90年代房產泡沫破裂的惠州,經過漫長的調整,房地產市場在2000年再次健康起步。2003年,深惠房價進入快速增長期。據惠州搜房網聯合惠州中原地產發布數據顯示,2003年惠州全市均價為1836元/平,2007年惠州全市均價4754元/平,漲幅高達158.93%。而在深圳,2003年均價為5680元/平,2007年,均價便達到13370元/平,漲幅達135.39%。
2007-2008年——關鍵詞:轉折
2007年深圳房價同比上漲了4000元/平,惠州房價的漲幅也達到了1300元/平。至2008年,深惠兩地房價均有明顯下滑。下滑原因與2007年9月出臺的《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有關,在此之后,樓市調控政策便頻頻出現。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樓市進入10年大拐點,量價齊跌。2008年1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國13條”。下半年宏觀調控轉向,管理層啟動大規模刺激樓市消費政策,其他金融政策全線松綁。
2009-2011年——關鍵詞:密集調控
2009年樓市復蘇,房地產市場實現了從低谷至高峰的華麗轉身。同年10月24日,國四條出臺,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數據顯示2009年,惠州與深圳房價漲幅均較大,下半年,深圳房價邁入“2萬時代”,惠州房價突破5千大關。有人稱惠州地產在2009年的復蘇是因為中國救經濟把各基礎產業救得盆滿缽滿之余,惠州的房地產行業也分了小小的一杯羹。2009年-2011年,國四條之后,又出臺了限購令、二套房首付提高兩大調控政策,樓市開始進入密集調控期,但對惠州樓市無大影響,惠州房價仍一路上漲,突破6字頭,深圳房價穩健立足于“2萬時代”。
2012年——關鍵詞:后勁不足
2012年,國土部出臺土地監管新政策,嚴打小產權房。深惠兩地房價小幅滑落,惠州房價再次回歸5字頭。5月,深圳(春季)房地產交易會上,惠州樓盤名聲大噪,19盤陣容強大,多以“白菜價”吸客。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城市交通體系的完善,深圳關外交通優勢明顯優于惠州。同時2012年的深圳關外房價較低,惠州吸引深圳客優勢明顯減小,惠州房價無力走高。”
2013年——關鍵詞:新國五條
2013年,新國五條出臺,調控升級,限購等政策試圖抑制投機性購房。但受環大亞灣新區規劃獲批,廈深鐵路通車,城際軌道對接深圳等多重利好影響,惠州樓市成交高企,被譽為“黃金時代”。據統計,2013年惠州全市成交105862套,總成交金額622.13億元,下半年成交均價再度攀升至6044元/平。同年深圳開發商下半年開啟以價換量,但房價漲幅仍超過2000元/平。
2014年——關鍵詞:降價潮
2014年,知名房企光耀集團資金鏈斷裂,多個樓盤停工,全國媒體相繼報道,惠州樓市再成焦點。這一年,限購松綁、信貸政策松綁等救市政策頻出,但成效甚微,惠州庫存高企。除光耀外,惠州多家房企被曝資金出現問題,維權問題層出不窮,以價換量潮大肆鋪開,多位大佬預言“黃金時代已過”,惠州樓市一度陷入困境。
2015年——關鍵詞:?
2015年政府救市心切,一連串的降準降息政策出臺,惠州樓市終有所起色,房企以價換量逐漸收斂,上半年房價回到6096元/平。有盤漲價,有盤仍在降,開始有業內人士發聲,批判以價換量,指出“降價傷人傷己,將影響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正常發展”。
深圳房價在2015年再度跨入高增長,上半年均價達28041元/平,相對2014年的23973元/平,上漲超4000元/平。受深圳房價暴增影響,深圳客大批涌入惠州,惠陽大亞灣等臨近深圳區域成交量隨之上漲,片區多個銷售顧問均表示,樓市向好,下半年推貨量將增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