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個國家級新區房價走勢分化 有的淪為“鬼城”
2015/9/29 8:33: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國家批復的新區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有的新區建設不是太成功,產業沒起來,只能賣地,不少新區都只能搞房地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發表示。在“在國家批復的新區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有的新區建設不是太成功,產業沒起來,只能賣地,不少新區都只能搞房地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發表示。
在14個國家級新區中,成功的唯有1992年獲批的上海浦東新區。浦東新區經濟增速高于上海市及全國,以三產為主。新浦東區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
而此后獲批的部分國家級新區卻逐漸淪為“空城”和“鬼城”。
“國家級新區的房地產能否實現快速增長,要看新區原有存量和需求兩個指標。有的新區本身存量不大,新區的成立能夠帶動需求,因此房地產市場會繁榮;而有的新區房地產本身就有過剩的趨勢,即便是獲批國家級新區,也難以刺激房價上漲。”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員馮奎表示。
房價上漲: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兩江新區、南沙新區、江北新區、天府新區、江北新區
浦東新區的房地產發展歷史較長,如今陸家嘴等熱門區域房價每平方米已經進入5萬元檔。
“浦東新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發展有一些特殊的因素,不是簡單的“新區”的特征就符合的。其內部的物業類型很多是商辦物業,總部經濟比較明顯;其所處的位置恰是上海市中心,所以資源導入是比較容易的。各類資金的大規模進入,也會對此類區域的房價上漲起到助推的作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分析表示。
濱海新區緊隨浦東新區其后成立,1994年3月正式獲批。濱海新區也可以稱為比較成功的新區,房地產業也借勢水漲船高。公開資料顯示,從2007年開始,萬通、萬科、首創等國內知名品牌開發企業開始進入濱海新區。依托產業優勢,天津濱海新區也成為高端住宅相對集中的區域,而塘沽區則成為住宅市場的核心區域,成交比重占整個區域的59%。
此后多年,國家并沒有其他國家級新區成立。直到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成立,國家級新區也進入密集審批期。
余下的國家級新區都在這幾年間相繼獲批,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2年8月甘肅蘭州新區成立、2012年9月廣東南沙新區成立。2014年1月設立陜西西咸新區和貴州貴安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和大連金普新區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區成立,2015年7月南京江北新區成立,2015年9月福州新區成立。
作為國內第三個國家級新區的重慶兩江新區,以絕對的優先發展權成為重慶當下最熱版塊,其核心區域新牌坊更成為重慶公認第一“富人區”。
廣州南沙新區成立后,也曾出現“量價齊漲”的狀態。根據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統計顯示,南沙新區成立一年樓市同比數據,成交量從6815套增加至8866套,成交均價也從8字頭漲到萬元出頭。雖然此后回落到9000元/平方米的區間,去年廣州自貿區獲批后,南沙新區房價又迎來一次漲幅,回到11000元/平方米的高位。
地鐵對成都天府新區房地產的積極影響已十分顯著。今年以來,整個天府新區的新建商品房預售面積、成交面積和銷售均價全部上漲。來自成都天府新區管委會國土房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天府新區新建商品房預售面積13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近80%;成交面積達12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近90%;銷售均價790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
南京江北新區今年成立后,立即引發區域房價的上漲。尤其是江浦板塊,作為江北新區的核心區,從緯三路到緯七路區域,出現了一大批坐地漲價的現象,單套漲價5萬~10萬元的很普遍。根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江北新區樓市出現“量價齊升”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江北新區房地產庫存量很小,而需求旺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