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加速核電建設 到2020年核電建設預計帶動投資1.2萬億元
2015/10/16 8:33: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將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電站,并為引進自主開發的新型核電站將投入共5000億元資金。照此速度,到2020年中國的核電建設預計投資上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將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電站,并為引進自主開發的新型核電站將投入共5000億元資金。照此速度,到2020年中國的核電建設預計投資上萬億元。
記者經多方核實得知,中國將核電站建設作為經濟領域的主要政策之一,已初步達成共識。中國政府已決定在2016年開始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電站,并為引進自主開發的新型核電站將投入共5000億元資金。
上述發展核電的政策來自“十三五規劃”草稿,該規劃將在2016年的兩會上正式定調。
記者對比發現,與此前的五年計劃中每年新建3~5座核電站相比,今后將加快速度:到2020年之前,發電能力將提高至5800萬千瓦,增至2014年底的3倍;到“十三五規劃”全面落實的2030年,中國預計將有110座以上的核電站投入運行,這一數量超過美國。核電正在成為中國的新出口支柱產業。
到2020年中國的核電建設預計投資上萬億元
“要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已是中央的既定方針。
盡管內陸核電開啟尚無明確的時間表,但核電領域的投資一點也不寂寞,多家央企加入核電的爭奪。若按照2萬元/千瓦來計算,如果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新增6000萬千瓦,直接帶動投資將達12000億元。
2013年底,一度曾在房地產領域風生水起的華潤集團,已與中核電簽訂合作意向協議,共建核電站。而三峽集團官網則顯示,其已將核電確定為清潔能源的主要業務。除了與核電技術的企業合作外,也有能源企業在積極搶占核電站選址,如華能在江西和黑龍江、中電投和華電在河南完成了選址工作。“內陸核電開啟的安全保障已具備。”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企業層面,中核集團公司董事長孫勤此前表示,“通過這幾年不斷的努力,應該說當前已經具備了重啟核電站的條件。”
2015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并將“安全發展核電”寫入政府工作報告。4月1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言及核電時他強調,要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在東部沿海啟動新的核電項目。
而香港財經評論員梁海明曾告訴記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則須增加核電相關設備的大量投入。據測算,按照每千瓦2萬元人民幣投資額計算,1000萬千瓦的核電廠投資就可以達到2000億元,核電后續需要的技術服務也有幾十年。“照此速度,到2020年中國的核電建設預計投資上萬億元。”梁海明說。
核電技術裝備出口優勢不亞于高鐵
在2015年,推動核電等技術裝備走出國門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此大背景下,由中核聯合中廣核共同推出的“華龍一號”,成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代表。
據外交部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中英首個核電項目也有望在此期間正式簽約。
早在2014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時曾透露,雙方應該在核電、高鐵、高技術、金融等領域打造示范性強的“旗艦項目”。林伯強對此表示,最高決策層的重要指示,明確了自上而下推動核電發展的強烈意愿。
2015年2月26日,中國與阿根廷簽署了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中核集團作為授權企業,意味著“華龍一號”已成功出口。孫勤對此表示,“華龍一號”具備了走出國門的諸多優勢,除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其安全性已經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審查,還有性價比較高。“走出國門,核電不亞于高鐵。”林伯強說。
另據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司長劉永德介紹,中國的核電技術已走在全球前列,成為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廣核研發部總工程師鄭華也稱,“華龍一號”將參與下一代英國核電的市場開發。事實上,對“華龍一號”感興趣的國家還有很多,包括孟加拉國、泰國、印尼等。記者致電中廣核得到印證,該公司已向多個國家推銷“華龍一號”。
對內陸核電的態度依舊謹慎
國內開啟內陸核電的爭議至今不斷。“十二五期間,允許開展前期準備的內陸核電項目,最快也要‘十三五’才能開工建設。”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一位官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位核電企業的人士告訴記者,“‘十二五’不開啟內陸核電,但沒有說‘十三五’也不放開內陸核電站。”記者調查發現,爭建內陸核電的潛流暗涌不是一天兩天了,爭做的省份包括江西、湖南、安徽、山西等。
在公開場合官方對內陸核電的態度卻依舊謹慎。記者采訪能源部門得到的消息是,盡管核能行業協會與中國工程院的調研均支持上馬內陸核電,但未來內陸核電上馬的規模并不大。因為,目前,列入由國務院通過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包括9個擴建廠址、18個新建廠址及20多個重點論證廠址。2012年核電重啟之后,新開工的如田灣、紅沿河、福清等項目,均出自規劃中列入的擴建廠址。
照此規劃,到“十三五”末期,全國核電的總規模將達到在運與在建共8800萬千瓦的規模。這意味著,目前儲備的擴建廠址和新的沿海廠址已經能夠滿足“十三五”的建設需求。現實的情況是,在沿海新的AP1000項目無一核準的情況下,內陸核電更無可能率先開閘。即便“華龍一號”實現了沿海項目的突破,但“華龍一號”2015年剛開工要批量化也還需要一段時間。照此,高層對核電的謹慎決策是,“十三五”期間內陸核電并不會大規模上馬。(來源:華夏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