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計2016年中國稻谷最低收購價呈穩定趨勢
2015/10/24 8:32: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自2004年實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目前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其中自2008年始,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7年上調。最低收購價政策有效保護了農民利益,促進了中國自2004年實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目前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其中自2008年始,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7年上調。最低收購價政策有效保護了農民利益,促進了中國稻谷生產的連續豐收,但同時也導致國內稻米市場出現產量高、進口高和庫存高的“三高”現象,且隨著最低收購價政策的不斷執行而愈演愈烈,短期內恐難有效化解。
預計明年稻谷最低收購價穩
一方面,國內物價漲幅持續處于較低水平。9月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8月回落0.4個百分點,重回“1時代”;9月PPI同比下降5.9%,環比下降0.4%,PPI持續43個月為負。
CPI漲幅回落,特別是PPI持續下降,使得農業生產成本增幅也出現回落,部分地區水稻種植成本甚至出現下降。除了人工與土地流轉成本仍有小幅增加外,其他如化肥、農藥、柴油等生產成本均呈穩中有跌之勢。
在當前稻谷生產成本保持相對穩定、農戶種植收益能得到基本保障的情況下,明年稻谷最低收購價繼續上調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201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小麥最低收購價已連續兩年沒有上調。小麥與稻谷均為主要口糧,比價關系相對穩定,聯動效應也較強。由于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公布較早,對稻谷最低收購價有一個導向作用。目前,小麥與稻谷的比價仍低于歷史均值,201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沒有繼續上調,稻谷最低收購價預計單獨上調的可能性不大。
稻谷種植效益較好面積或增
從中國近幾年糧食作物的種植收益情況來看,玉米和稻谷的種植效益相對較好,因此,玉米和稻谷的播種面積自2004年以來呈持續增加態勢。小麥播種面積在經歷2004年以來的恢復性增加后,至2009年達到本世紀以來的最高峰,此后呈緩慢回落態勢,但幅度不大,總體上保持相對穩定。
隨著臨儲玉米收購價格下調,玉米市場價格也出現大幅下調,相當多主產區今年的玉米收購價較往年低了20%~30%,農戶種植玉米的收益大幅下降難以避免。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年玉米的種植收益甚至可能為負。雖然玉米種植收益仍將高于大豆,但低于稻谷的可能性較大。
也就是說,雖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保持不變,但玉米臨儲價格下調后,稻谷在三大主糧中種植效益可能最好。因此,農戶種植稻谷的積極性也將最高。同時,由于玉米產量快速增加,臨儲庫存急劇膨脹,消化困難。
為緩解庫存壓力,今年6月底,農業部提出了要調減東北四省區玉米種植面積的規劃,預計未來中國玉米種植面積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
而從中國三大糧食種植情況來看,中國以冬小麥為主,秋玉米和中晚稻產量最大。因此,小麥和玉米、稻谷是連作關系,不存在爭地關系。而玉米和稻谷因收獲周期接近,存在爭地可能。雖然兩者不是一對一的關系,但當玉米種植面積趨減時,稻谷種植面積增加的可能性較高。由于玉米種植主要產區位于北方,因此粳稻面積繼續增加的可能性較大。
預計稻米“三高”現象將繼續
在2011年國內稻谷突破2億噸大關后,2012年大米進口又出現大幅增加,導致稻谷庫存也急劇增大,國內稻谷“三高”現象苗頭初現。隨著國內稻谷繼續豐收和大米大量進口,“三高”現象不斷加重,使中國的糧食儲存面臨極大挑戰。
10月8日,國家糧食局發布通知用兩個“前所未有”來形容當前的糧食儲存形勢:“目前中國糧食庫存達到新高,各類糧油倉儲企業儲存的糧食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儲存在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中的國家政策性糧食數量之多也前所未有。”但是,從目前稻谷所處的基本形勢分析,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三高”現象不但難以緩解,短期內可能還會加重。
稻谷產量將繼續增加。由于明年稻谷播種面積繼續增加的可能性較大,只要年景正常,自然災害不重度發生,預計國內稻谷產量明后年將繼續增加,并有再創新紀錄的可能,甚至可能突破2.1億噸大關。由于粳稻面積預計增加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稻谷增產也將主要由粳稻所貢獻。
大米進口將依然保持高位。由于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保持不變,預計明年國內稻米價格仍將在高位平穩運行,而國際大米價格則因供應寬松,競爭激烈,價格仍在走低。9月底,主要大米出口國泰國的大米價格已創出了自2008年暴漲以來的新低,越南大米價格也是節節走弱。目前國際大米與國內早秈米的價差已拉大到1000元/噸以上的水平。由于國內外大米價差過大,國內進口商進口國際大米的積極性無法阻擋,大米進口繼續保持高位的可能性很大。
稻米庫存仍將增加。在稻米產量和進口量增加可能性較大的情況下,稻米需求因價格較高而持續低迷。特別是工業用稻米和飼料用稻米的需求,均將因玉米價格下跌而減少,加上大米出口競爭力不強,國內稻米庫存繼續增加將難以避免。“國內增產—國家增儲—進口增加—國家再增儲”的怪圈將繼續上演,最突出的表現是臨儲稻谷庫存將繼續膨脹。目前中國臨儲稻谷庫存近7000萬噸,隨著中晚稻托市收購的啟動,預計到明年2月底很有可能將突破9000萬噸。
明年托市收購仍將啟動。由于稻谷生產繼續豐收和大米進口繼續保持高位的可能性均較大,加上國內稻谷庫存龐大,供應壓力日益增加,預計明年稻谷市場難以出現大的行情,托市收購繼續啟動的可能性也將很大。如果國家沒有采取果斷措施來盡快消化臨儲稻谷庫存,則明年下半年臨儲稻谷突破億噸大關也不是沒有可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