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表大比拼:摩托Moto 360二代VS蘋果Apple Watch
2015/10/27 8:33:4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悉,在手機領域蘋果和谷歌一直是永恒的對手。然而在大熱的智能硬件圈,他們之間的恩怨也絲毫沒有停息。自AppleWatch正式開賣之后,谷歌陣營主力軍摩托羅拉引據悉,在手機領域蘋果和谷歌一直是永恒的對手。然而在大熱的智能硬件圈,他們之間的恩怨也絲毫沒有停息。自AppleWatch正式開賣之后,谷歌陣營主力軍摩托羅拉引以為傲的Moto 360二代也正式在國內上市。對此人們也迫不及待的想要拿這兩款代表性手表產品做個比較。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兩款智能手表在設計、操作體驗上的優劣勢與差異。
整體設計
對于外觀的評論一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放在蘋果手表與新Moto 360身上也同理。你可以一眼就辨別出這兩款產品的區別,因為AppleWatch采用的是類似于手機屏幕比例的長方形設計,而新Moto 360則繼承了前作的風格,選擇更符合大眾審美的普通圓形表盤樣式。
我們評測的兩款手表均為42毫米設計。介紹一下兩者的具體規格:AppleWatch提供38毫米分辨率為272×340像素、42毫米312×390像素的屏幕尺寸。新Moto 30則劃分的更細致,分為42毫米男表/女表360×325像素、46毫米男表分辨率為360×330像素的表盤。表盤尺寸的選擇上,我個人還是建議能大則大。因為如此小的屏幕操作起來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對于手大的男士。
兩款手表都采用的是金屬材質外殼提升質感,所以并不會出現目前市面上那些塑料手環的廉價感。其中AppleWatch分為運動版、標準版以及Edition版本,區別在于用料材質不同。而在表帶的設計上,AppleWatch提供多種材質與扣式選擇,包括經典、現代、皮質甚至橡膠款。
新Moto 360雖然也有提供大量的表帶,但運動感要略遜色于AppleWatch。不過Moto的優勢在于自由定制化。目前Moto官網已經正式上線了Moto Maker手表定制服務,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選擇表殼材質、尺寸、顏色以及表帶風格等等,而且表帶的價格也要比蘋果AppleWatch更便宜。
表盤細節
這兩款手表的屏占比都屬于很充實的那種,只是新Moto 360在表盤正下方設置了光線傳感器區域。兩者屏幕分辨率雖然略有不同,但由于本身尺寸較小的緣故,你看不出它們有什么特別的顯示差別,一般情況下也看不到顆粒感的存在。滑屏的手感上新Moto 360很平整,AppleWatch在細節上增加了和iPhone一致的2.5D玻璃,所有手感更人性化。
盡管設計上與前作相差不多,但新Moto 360的表冠算是有了創新。設計在機身右側偏上的位置。我們知道一般計時用的秒表會采用類似的2點鐘位置設計,雖然看起來與傳統手表存在差別,但這并不會影響實際的操作。功能方面它只提供按壓、雙擊按壓或是長按的功能,可以實現鎖屏、點亮屏幕以及返回主屏幕操作。對比之下AppleWatch的表冠也提供了豐富的操作,在新Moto 360的基礎上多出了表冠旋轉調節以及設立了單獨的聯系人快捷菜單/電源按鍵。
至于機身背部,AppleWatch與新Moto 360都設置了獨立的心率傳感器測試裝置。一般情況下只有在測試心率時會被開啟,但比較煩人的是你無法避免經常要在夏天佩戴手表后定期進行清潔,如果有污垢的話會影響測試的準確性。
系統應用
系統部分,AppleWatch用的是最新的WatchOS 2.0系統,而新Moto 360為Android Wear。此前兩款操作系統的工作機制是略有差別的。在體驗了兩代WatchOS之后我可以感覺到WatchOS 2.0的推出以及手表原生應用的加入是蘋果放棄原有設計思路的一種表現,很大程度上與AndroidWear的開放機制相類似。
蘋果最初是把AppleWatch當成是iPhone的外設產品,基于它來實現通知操作,但WatchOS一直飽受的是應用體驗欠缺的問題,第三方應用無法讀取手表的API也是硬傷。不過隨后蘋果改變了AppleWatch工作機制。通過開放傳感器、Siri以及應用的API為開發者提供便利,同時也使得部分應用能在手表上直接操作。
相比WatchOS,AndroidWear從2014年末開始就變得獨立開放,并開放了眾多API接口。應用獨立運行在AndroidWear下的體驗與Android手機系統相類似,尤其是基于GoogleNow語音助手可以更好的理解、分析用戶行為,也能被第三方應用調用,這算是AndroidWear最核心價值。
然而可惜的是,國行新Moto 360的AndroidWear并沒發揮國際版原本的特點。它的作用更多是被修改為一個簡單的“通知設備”,谷歌最主打的GoogleNow也換成了國內版出門問問,同時預裝了搜狗地圖。其他系統及應用則是簡單的鬧鐘、健康記錄類應用以及手電筒等等。另外最難接受的是國行版無法安裝第三方應用,在用手表連接手機的時候僅能在聯想提供的應用商店中下載部分新聞、視頻類應用到手機端,以便有消息提示時推送到手表上。
充電續航
最后聊聊充電和待機問題。整體體驗下來,無論是AppleWatch還是新Moto 360都需要每天晚上進行充電,所以選購這兩款手表時你也需要考慮其耐用性和充電便攜性。測試發現AppleWatch使用電量要持久一些,基本上能堅持一天半一充,而新Moto 360大概是一天一充。
目前AppleWatch采用了感應式的充電方案,通過吸附的形式充電,只是并不提供充電底座所以我們很難在手表充電時查看時間或操作。相反新Moto 360則采用了普及度較高的無線充電技術,同時提供了一個表托放置手表,所以平時充電時也可以更好的觀看時間或操作屏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