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車新規對出行市場影響四大猜想
2015/10/27 8:33: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專車新規的出臺,無疑將會對出行市場的各方參與者產生巨大影響。誰將被淘汰出局?誰將被迫調整戰略?誰迎來絕佳利好?記者根據掌握的情況和線索,大膽對出行市場的未來發專車新規的出臺,無疑將會對出行市場的各方參與者產生巨大影響。誰將被淘汰出局?誰將被迫調整戰略?誰迎來絕佳利好?記者根據掌握的情況和線索,大膽對出行市場的未來發展做出四點猜想。
現有專車命運:私家車淘汰出局
對于專車車輛,專車新政要求車輛應為7座以下乘用車,使用性質登記為出租客運,取得預約出租汽車類別的《道路運輸證》。根據《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年限為8年。這意味著從事專車服務的私家車主,如果將車輛屬性登記為出租客運,其私家車使用年限或將受到影響,從不受年限到有限使用年限,大量私家車或退出專車平臺。對于駕駛人,《管理辦法》要求需取得《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
目前,專車的從業群體大致可以為兩類,一類是專職做專車,另一類群體是兼職。按照政府部門的管理精神,專車車輛、駕駛員應該專業化、職業化,從而保證服務質量和運輸安全,而從事兼職的私家車主難以保證服務質量和乘客權益。專車新政無疑將促使私家車退出市場,專車兼職司機恐怕也要和專車服務SayByebye了。
市場競爭格局:得車源者得天下
在新規出臺前,滴滴、Uber占據了國內專車市場絕大部分份額,這與它們獲得大量融資不無關系。兩家出行平臺通過更優厚的補貼吸引了大量的車源,包括很多私家車,當然還包括更多有出行需求的消費者。
如今,專車新政對車輛與駕駛人的規定,將私家車源排除在外,接入滴滴、Uber等平臺的絕大多數私家車將不得不退出。剩下的車源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租賃公司的車輛,另一部分是自購車輛。大型汽車租賃公司如神州租車等已經自己做專車,而自購車輛資產模式太重,不符合互聯網公司的輕模式思維,即使購買車輛、培訓人員,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滴滴、Uber將面臨車源補充的現實問題。
此外,專車新政禁止低價競爭,規范補貼促銷,專車司機不得同時接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網絡服務平臺提供運營服務,這也將對滴滴、Uber等平臺現有發展模式產生不利影響。對擁有運營車輛的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等平臺而言,則將更有利。可以說,誰擁有的車源多,誰將更有市場競爭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