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大中華區業績亮眼 卻難掩iPad頹勢
2015/10/29 8:33: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悉,蘋果公司今天發布了2015財年第四財季業績,數據亮眼。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四財季營收為515.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21.23億美元增長22%;凈利據悉,蘋果公司今天發布了2015財年第四財季業績,數據亮眼。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四財季營收為515.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21.23億美元增長22%;凈利潤為111.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4.67億美元增長31%。不過在眾多高速增長的背后,iPad在銷量與營收上卻是連續下滑。
iPad頹勢盡顯
iPad雖然是一款受歡迎的產品,但這仍掩蓋不了它的銷售數據與營收貢獻連續下滑的事實。
本季度,蘋果共售出988.3萬臺iPad,比去年同期的1231.6萬臺下滑20%。來自于iPad的營收為42.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16億美元下滑20%。
另外,這也是自2012年以來iPad,首次降到1000萬臺以下,在銷售最高峰,iPad單季度銷量一度突破2500萬臺。
iPad的各方面下滑,原因來自多處。從蘋果自身來說,iPhone正在越來越大,Mac正在越來越輕薄,產品之間的界限正在越來越模糊。另外,蘋果剛剛發布的iPad Pro在業內批評的聲音居多,而來自蘋果供應鏈消息也證實,iPad Pro訂單量低于預期。
對于消費者而言,iPad似乎沒有太大更新的必要。來自CIRP消費者機構的報告顯示,iPad用戶更新換代產品的頻率低于iPhone用戶。大部分iPhone用戶通常都會每兩年更新一次iPhone,購買最新款設備。iPad產品更換周期很長,有些類似Mac,大概在2-4年才會購買新款,甚至更像是電視機用戶,也就是5-10年才會更換新款。
另外,來自于競爭對手的擠壓也是另外一個原因。前不久,微軟與英特爾聯手戴爾、惠普、聯想進行了一次大型的廣告攻勢,其中主打的產品之一,就是二合一設備。在與這些PC企業溝通時,對方均對iPad市場不屑一顧,在他們眼里,iPad已然是一個過時的產品類別。
大中華區成業績“大腿”
在蘋果第四財季中,大中華區的數據相比其他地區要高出一倍不止。財報顯示,歐洲部門營收同期增長僅為2%,日本部門增長9%,亞太其他地區增長27%,大中華區的增長則驚人的達到了99%。蘋果正在越來越倚重亞洲市場,或者說,中國市場。
這也難怪庫克三天兩頭來中國。在今年重陽節,庫克登上了長城,這已是他第七次訪華。
蘋果大中華區在今年每個季度相比去年都有了70%以上的增長。
蘋果大中華區第一財季營收為161.44億美元,第二財季為168億美元,第三財季下滑至132億美元,第四財季則進一步降至125.18億美元。如果從同比的角度看,蘋果大中華區今年每個季度都同比有了70%以上的增長。
美國分析師認為,中國已經成為蘋果公司最大的單一市場,而蘋果也越來越重視中國,但蘋果公司需要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他們認為蘋果公司過于倚重某一地區會導致發展不平衡。
另外,中國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變化。IDC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4.3%,僅9880萬臺,這是六年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首度萎縮。同時中國本土廠商正在努力爭搶市場份額,華為、小米等在出貨量上均有大幅增長。
與之相對應的是,三星中國市場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驟減53%。美國分析師也許真正擔心的是,如果有一天蘋果也面臨這種境遇,庫克應該怎么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