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中國醫藥電商B2C發展概況
2015/10/30 8:33: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10月28日,艾瑞咨詢發布了《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基于整體市場的行業概況、企業格局及行業趨勢的不斷深入分析研究,向市場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10月28日,艾瑞咨詢發布了《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基于整體市場的行業概況、企業格局及行業趨勢的不斷深入分析研究,向市場提供更多的行業參考依據,為中國醫藥電商企業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
2015年醫藥電商B2C市場規模將達160.6億,增幅回落。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醫藥電商B2C市場規模從2009年開始呈爆發式增長,到2012年增速逐漸放緩,并呈平穩增長趨勢,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B2C市場規模預計達160.6億,年增長58.9%。
2015年醫藥電商交易額增長率將接近60%,增速高于網絡購物市場整體增速(40%左右),艾瑞分析認為,其原因有:(1)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小,且處方藥網售暫未開放,增長空間大,因此增長較快速;(2)醫藥企業大力推動。線上零售渠道進一步拓展,O2O服務也加快發展進程;(3)用戶網購習慣已較為成熟,對于網購醫藥產品的接受度逐步提高,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戶在健康方面的關注度增加,也會帶動醫藥電商的發展。
而從發展趨勢來看,2015年醫藥電商增速相較于發展初期有所下滑,艾瑞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有:(1)醫保控費日趨嚴格,加之基層醫療機構用藥水平持續提升和藥品零加成政策的推廣,在短期內擠占零售藥品市場空間,醫藥零售增長率或將繼續走低,醫藥電商將受到影響;(2)由于醫藥電商企業數量高速增長,競爭日益加劇,同時企業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等原因,使得各醫藥電商交易空間收窄,增幅回落;(3)從已有醫藥電商銷售結構來看,非處方藥和器械等醫藥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增速下滑是必然趨勢。
借力平臺發展規模,自營式提升專業化水平。
根據對比分析,自營式B2C在專業化的醫療服務、藥品品類供應、客戶質量和服務等方面,相較平臺式B2C存在優勢。平臺式B2C則在用戶流量、商品品類多樣性和企業前期投入等方面占有絕對優勢。
分析:平臺式B2C可以促進醫藥電商規模發展,而自營式B2C可以在醫藥電商的專業化方面推動行業的進步,兩種模式將共同促進醫藥電商的發展。
中國醫藥電商垂直B2C平臺優勢初顯,占比增大。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4年綜合B2C平臺占比不斷增大,在2014年占比達到56.8%,為近年最高。隨著垂直醫藥B2C在官網、移動端App、微商城及O2O方面服務的不斷完善,垂直B2C交易規模在市場中占比開始增大,2015年綜合B2C平臺占比下降1.6個百分點,為55.2%。
分析:2012年到2014年,綜合性B2C平臺憑借用戶流量和醫藥企業進入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搶占了市場先機,在交易規模中占比不斷提高,但隨著醫藥電商的不斷發展,用戶需求的專業性要求更加深入,垂直B2C優勢初顯,占比將逐年提升。
中國醫藥電商B2C官網流量分析
中國醫藥電商PC端發展趨穩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醫藥電商Top20企業總月度覆蓋人數保持穩健增長,2015年5月達到2321萬人,隨后月度覆蓋人數均保持在2200萬人以上。
分析:中國醫藥電商PC端發展趨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從網購用戶消費習慣看,中國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PC端發展逐漸成熟,移動互聯網快速普及,網民消費行為從PC端向移動端傾斜。(2)從企業發展布局來看,各企業也把移動端作為企業發展重點,不斷加大移動端布局,移動端增長更為迅猛,一定程度上放緩了PC端的流量增長。
PC端流量相對集中,在整體網購用戶中購藥市場有待挖掘。
從PC端月度覆蓋人數來看,中國垂直醫藥電商B2C月度覆蓋人數在100萬以上的企業有健客網、健一網、康愛多和壹藥網,在100萬以下的有康德樂大藥房、好藥師、藥房網等企業。
從整體上看,醫藥電商企業的流量相對來說比較集中,月度活躍用戶在百萬級以上的企業數量較少,大部分企業流量相對較低且流量差距不大。醫藥電商企業的用戶流量與整體近4億的網購用戶規模比,用戶量級依然較小,線上醫藥消費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