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費水漲船高得益于小排量車減稅優惠
2015/11/20 8:34: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小排量乘用車減稅政策實施第一個月,新車銷售同比增長13%,成為2015年以來銷售情況最好的一個月,而稅務部門也已為89.1萬輛小排量乘用車減免購置稅36.8億小排量乘用車減稅政策實施第一個月,新車銷售同比增長13%,成為2015年以來銷售情況最好的一個月,而稅務部門也已為89.1萬輛小排量乘用車減免購置稅36.8億元。
根據10月份全國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名的車輛均為主打1.6L以下排量的“小排量車型”,并以大眾品牌汽車為主,分別為軒逸、朗逸、英朗、速騰、卡羅拉、朗動、福克斯、桑塔納、科魯茲、寶來。而“大眾”則成為10月份的最大贏家,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合計銷售車輛超26萬輛。
新車銷量的“熱鬧”也帶動了車險保費的增長。近日,招商證券研究員洪錦屏指出,上市險企10月份的保費數據中,財險保費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車銷售的增長。
小排量車銷量見增長
李克強總理9月29日表示,將通過完善新能源扶持政策,加大對各地公交系統中新能源占比的考核、對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以及加快黃標車淘汰等三大主要手段,緩解能源與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和消費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小排量乘用車減稅政策實施第一個月,就取得了明顯效果。10月份,汽車銷售環比增長9.72%,同比增長11.79%。其中乘用車銷售環比增長10.6%,同比增長13.34%。10月份小排量乘用車銷售91.9萬輛,比去年同期和今年9月份分別增長7.7%和11%,稅務部門已為89.1萬輛小排量乘用車減免購置稅36.8億元,減稅效果明顯。
此前,車市的慘淡,讓車險市場長久以來只能靠“舊車”的保費支撐。根據《證券日報》此前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75%的車險保費都是靠舊車續保貢獻的,而舊車保費的增速更是新車保費的近8倍。
不過,這一現象在小排量車稅優政策出臺后,將會有所變化。
近日,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公布的保費數據顯示,二者10月份單月保費收入分別為126億元和71億元。盡管兩家公司的單月保費收入環比均有所下降,但平安產險保費收入同比上升12.0%,與上月基本一致;而太保產險的單月保費收入則同比上升5.7%,增速較上月大幅提升。招商證券研究員洪錦屏在研報中表示,“財險保費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車銷售的增長�!�
小排量也可能保費貴
不過,常言道“買車容易,養車難”,購買小排量的車,在買車的時候享受到了稅優,在后續的養車階段,加油也可因排量小而節省一筆錢。而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小排量車能否也享受優惠呢?
根據10月份全國汽車銷量排行榜,《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前十名的車輛均為主打1.6L以下排量的“小排量車型”,分別為軒逸、朗逸、英朗、速騰、卡羅拉、朗動、�?怂�、桑塔納、科魯茲、寶來。而在汽車品牌方面,有東風日產、大眾、別克、現代、豐田、福特、雪佛蘭。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十款車型中,包括了“零整比”分別為272.75%和635.25%的朗逸、卡羅拉兩款車,據《證券日報》此前的報道,這兩款車在北京的新車保費只差了20元,但是在車險費改試點的山東地區,兩款車的保費差距已超過1000元。
所謂“汽車零整比”,即一輛車全部零配件的價格總和與汽車整車銷售價格之間的比值,零整比越高意味著汽車后期維修保養成本越高。
截至目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汽車維修協會聯合累計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四期共74款車型的“零整比”系數。
眾所周知,中國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已經拉開了序幕,從6個省市到明年擴大到18個省市的試點,車險費改全面鋪開指日可待。而險企和各大創新型互聯網公司對于車險改革的探索,卻一直沒有停止過。
對于車險的定價,此前國內的保險公司在定價權上“放不開手腳”,而如今車險費改的啟動給了保險公司足夠的空間去“一展拳腳”,車險創新的難點就落在了如何精算定價。
很多保險公司在定價過程中,都加入了車輛和車主的數據,比如“零整比”高的車,保費貴;車主一年內出險次數多的車,保費貴等。
而在此過程中,也有一些保險公司借鑒國外經驗,針對出險少、年駕駛量少的車主,試點用里程付費的方式。比如,2015款1.4T舒適版朗逸車主,原本購買一年商業保險保費在3600元,而通過里程保購買,年行駛10000公里以內,只需支付999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