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綿城市“理念將推動城市排水建設及地下管網改造
2015/12/5 8:35: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具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具有吸附功能,海綿城市的建設也是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對雨水進行吸附,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功能。海綿城市由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城市雨水管渠系統及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構成。
圖表:海綿城市構成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從側面反映出了我國城市水環境管理方面,尤其是針對雨洪情況下的排水體系建設上尚存在重大不足。目前,“逢雨必澇”已經成為我國城市重大災害之一,北京、深圳、濟南等城市都曾發生過造成傷亡的嚴重內澇事件。深圳2008年“6?13”事件造成深圳市8人死亡,6人失蹤,受災人口十多萬人,全市出現1000多處內澇或水浸,直接經濟損失約12億元。2012年北京“7?21”事件的暴雨內澇則更加嚴重,特別是豐臺南崗洼京港澳高速下沉式立交橋淹沒和房山區洪水、泥石流造成的災害,導致死亡78人,受災人口19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更是高達116億元。
據水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全國超過670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我國絕大多數城市面臨著較大的用水壓力,通過構建海綿城市,在降雨時通過雨水集聚、存儲、綜合利用降低城市用水壓力。地方政府通過海綿城市建設來緩解城市內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減緩城市內澇、節約城市用水,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使得地方政府建設海綿城市動力充足。
在我國,城市建設中“重地上輕地下”、“重面子輕里子”的粗放發展長期存在。對于建成區而言,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可以說是彌補過去城市建設的“欠賬”;對于規劃新區而言,借助海綿城市建設的契機,直接規劃建造滿足要求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同時,海綿城市的建設本質上是城市化建設的升級版,將會帶來大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拉動地區經濟發展,中央也對海綿城市的試點建設城市給予補貼,因此地方政府建設海綿城市的需求充足,積極配合響應中央海綿城市建設計劃。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目前,全國申報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超過130個,16個城市通過脫穎而出成為試點城市,規劃投資額超過1300億元。根據申報指南中提出每個城市最小申報15平方公里的試點范圍進行測算,假設每平方公里對應的投資按1.5億進行計算,那么可以得出申報城市最小的海綿城市投資規模約為3000億元。
中商產業研究院《2016-2020年中國城市排水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融資策略報告》提出,海綿城市建設將會拉動新一輪城市建設熱潮,將會拉動新材料滲透和管材等行業以及與之相關的產業研究的發展,并加速推進城市排水系統的升級改造。截止2014年,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超過50萬公里,污水年排放量達到445.34億立方米。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城市供排水建設規模不足、管理維護不及時的問題日益凸顯,預計未來國家將繼續推進加強城市供水、排水、污水、雨水的建設、維修和更換工程。
圖表:2011-2015年中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變化趨勢圖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011-2015年中國城市污水排放量變化趨勢圖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海綿城市建設可以說是彌補過去城市建設的“欠賬”,改變原有城市建設中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通過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生態恢復和修復及低影響開發,逐步恢復城市自然的“海綿”功能。海綿城市的建設將大力推動城市排水發展和地下管網改造。誠如李克強總理所強調的,地下基礎設施就是城市的“里子”,是城市的良心。只有“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某種意義上,“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實打實的良心工程,需要“里外”互動、和諧共生,全面整體優化城市的生態、生活和生存環境,只有這樣,才能讓城市的“里子”“面子”都出彩,城市才會讓未來的生活更美好。
面對海綿城市規模巨大的投資,緊靠政府投資又是不夠的,需要用制度創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通過PPP、BT、BOT模式和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并充分利用開發性金融機構支持,財政部印發《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中央財政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將按上述補助基數獎勵10%。可以看到,在投融資體制出現階段性改革情況下,財政部鼓勵探索PPP模式進行海綿城市建設,對投資進行補貼,投融資體制變化對于投資的影響將是十分重大的,海綿城市的建設中涉及的經營性項目和準經營項目在探索PPP模式進行建設時需要將政府補貼列入項目計劃,不斷深入完善。
本文由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原創: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12/04/1636430r9n.shtml轉載請保留本鏈接。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