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手機全球銷量前五占三席
2015/12/19 8:33:4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根據全球知名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3.53億部。值得注意的是,在銷量排名前五的廠商當中,根據全球知名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3.53億部。值得注意的是,在銷量排名前五的廠商當中,除了長居一線的三星和蘋果,剩下三個席位全部被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壟斷。其中,華為銷量2726萬部、聯想銷量1743萬部、小米銷量1719萬部。反觀,眾洋品牌,除了三星和蘋果,已經很少有能夠與國產手機相比,無論是在銷量上亦或是品牌上,國產手機品牌實現對除三星和蘋果以外的洋品牌逆襲。
然而,回顧國產手機業的歷史,我們也曾擁有過類似的輝煌。10年前,波導、海信、夏新、科健等品牌,也都擁有一段無比光耀的歷史,如2003年熊貓手機出口國外有100萬部左右,波導也在當年制定出海外銷量200萬部的銷售計劃。但最后,這些國產手機先鋒如今卻杳無音訊,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它們如此迅速的從輝煌到沒落?
國產手機高歌猛進
業內有種說法:“1G時代看著跑,2G時代跟著跑,3G時代齊步跑,4G時代領先跑”,在如今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中,雖然蘋果、三星的霸主地位仍然難以撼動,但國產手機步步緊逼,加快攻城略地,實力也不容小覷。根據全球知名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發布的消息,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3.53億部,得益于新興市場的迅猛發展,同比增長了15.5%。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銷量排名前五的廠商當中,除了長居一線的三星和蘋果,剩下三個席位全部被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壟斷。
其中,三星憑借眾多產品線堆積出的8358萬部銷售量使其仍然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高達23.7%,蘋果則憑借4606萬的銷售量排名第二。除此之外,第三名到第五名分別是來自中國的華為、聯想和小米。其中華為銷量2726萬部、聯想銷量1743萬部、小米銷量1719萬部。三家當中聯想的上榜似乎不可思議,但是相比于小米,聯想憑借摩托羅拉在國外市場獲得了更大的成功,而小米目前的主要戰場和增長依然來自國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的排名當中,步步高OPPO憑借良好的市場表現首次躋身前十名,自此成為全球十大智能手機品牌。而就操作系統來看,iOS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增長率高大21%,而Android的市場占有率也獲得了1.4%的增長。三大生態當中,windows比以往更慘,市場份額從去年的3%降低到1.7%,對于微軟而言這無疑是個壞消息。
多因素助力國產手機彎道超車
在過去的時間里,國內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發生逐漸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購買千元以下的手機,而千元手機市場又是國產手機的“根據地”,因此,這也凸顯出國產手機越來越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
當然,國產手機也不甘一直在千元手機市場中混跡,一些廠商紛紛開始轉型,向以三星和蘋果為首的高端手機市場進發。如國產手機廠商紛紛推出高端子品牌或高端系列產品,中興的Nubia、華為的榮耀系列、酷派的大觀系列和聯想的VIBE系列等,國產手機廠商希望依靠全新的高端子品牌或系列機型,樹立全新的高端品牌形象。
不難看出,國產手機正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國產手機的逆襲?
一方面,歸功于國內市場巨大的潛力。近年來,我國加快4G網絡建設,大力培育信息消費,促進4G迅猛發展,而4G的快速發展給眾手機廠商帶來一次洗牌契機,國產手機廠商此刻紛紛推出各自的4G機型,搶占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千元機策略的成功成為國產手機逆襲的原因之一。從國產手機發展的歷程來看,利用千元機策略迅速占領市場份額,并且一次來積累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是眾國產手機的法寶。艾媒咨詢董事長兼CEO張毅表示,中國智能手機進入產業鏈“無技術門檻”階段,以高性能、低價格沖擊中低端用戶,加上純熟的運營商補貼渠道和網絡營銷攻勢,能夠以較低的利潤攻占市場。除此之外,前期3G時期千元機策略的豐富經驗,也為國產手機在4G時期爆發提供成功的基礎。
國產手機仍需修煉內功
移動互聯網浪潮給國產手機廠商帶來了與洋品牌分庭抗爭的底氣,但應該正視的是,盡管國內市場空前繁榮。但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國產手機也曾有過類似的輝煌,卻終究還是敗下陣來,究其原因,是國產手機群體表面上呈現出一幅繁榮之間,在背后卻隱藏著核心技術缺失的硬傷,尤其是在技術發展飛速的今天,加強自身的核心技術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不在下一輪行業洗牌的浪潮中出局。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產手機曾用的都是進口芯片,后來雖然有海思、聯芯、瑞芯等玩家出現,但“中國芯”在技術上與高通、MTK相比并沒有太大優勢。而在操作系統上,國產手機更是清一色的安卓系統,純國產的手機操作系統非常少,其市場占有率也很低。
當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發展放緩,產品同質化嚴重,國際巨頭在創新方面也顯露疲態,國產手機廠商迎來趕超機會,尤其在國內4G市場上,國產廠商應腳踏實地,摒棄浮躁心態,做好自己的產品,才能繼續挑戰洋品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