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西藥進出口具體情況分析
2015/12/22 8:32: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增速顯著放緩,進出口總額為439.69億美元,同比僅增長了2.19%,增幅比2014年前三季度的12.73%下降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增速顯著放緩,進出口總額為439.69億美元,同比僅增長了2.19%,增幅比2014年前三季度的12.73%下降了10.54個百分點,并且是10年來最低,貿易形勢愈發嚴峻。
數據分析可見,進出口貿易雙雙走出低速增長行情。從出口方面看,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額為238.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5%,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83個百分點,出口數量同比增長3.44%,出口平均價格同比略降了1.34%;而進口方面,前三季度,進口額為201.2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較去年同期19.09%的增速有明顯回落。進口數量同比增長了6.98%,成為拉動進口額增長的主要因素,而進口均價同比下降了4.32%;貿易順差額同比略微增0.44%,達37.12億美元。
出口:增長欠缺動力
市場格局基本穩定,剛性需求保持,但價格持續下跌
今年以來,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增長乏力,從單月出口數據上看,僅2、4、5、9月4個月份出口額同比增長,而1、3、6、7、8月出口額有所下降,尤其3月份出口額下降了7.58%。其中2月份因春節假期,企業集中出口提前供貨影響,出口同比增幅顯著(42.5%)。
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市場格局基本未發生變化,總體剛性需求仍保持,但受地區經濟狀況影響,各市場表現不一。亞洲作為我國西藥類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出口額維持低速增長,同比增幅僅1.92%;而另一大出口傳統市場歐洲,因經濟不振,市場持續低迷,加之歐元匯率波動,對其出口額同比僅略增0.62%;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北美洲市場回暖,對其出口額同比增長6.46%;對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幾個新興市場出口額增速分別為2.77%、-1.37%和0.44%。
事實上,從出口數量上看,幾大出口市場對我國西藥類產品的需求仍持續增長,但出口價格普遍持續下跌。這一特點在中東、拉丁美洲、大洋洲3個新興市場的出口表現尤為突出,對這三大市場的出口量增幅顯著,同比分別增長了9.89%、14.10%、3.36%,但出口均價卻也下滑明顯,同比分別下降了11.21%、9.93%、2.82%。出口市場競爭的慘烈,使多數企業不得不犧牲價格來維系客戶,保住市場份額。
印度采購意愿減弱
具體從出口國別上看,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共出口至202個國家和地區。
印度仍為第一大出口目的國,市場占比達14%。我國對印度出口的西藥產品94%為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主要用于印度制藥企業加工生產成制劑或下游原料再出口。外向型的印度制藥產業受外部需求不振影響,對我國原料藥的采購意愿不強,加之我國部分原料藥因環保壓力停限產造成供貨不足影響了對印出口。前三季度,我國對印度西藥產品出口額同比僅增長了1.38%,增幅較之上年同期下降了13.11%。
美國作為我國西藥類產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國,市場占比達13%。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其市場從去年起逐步回暖,企業訂單和詢價開始增多,出口量顯著增加。前三季度,我國對美國西藥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6.19%,出口均價同比微增0.95%,可以看出,出口增長由需求拉動。
與美國市場回暖相比,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對歐洲幾大主要市場的出口不太理想。盡管德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仍排在我西藥出口前十大貿易伙伴之列,但對德國、荷蘭的出口呈現負增長,出口額同比分別下降了7.53%、4.55%;對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出口額同比分別小幅增長了6.15%和3.21%。而前幾年一直躋身前十市場之列的比利時,出口額也同比下降了13.51%,僅排在了第13位。
值得一提的是出口排名在第9位的泰國市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產品對泰國出口漲幅顯著,在出口均價大漲的作用下,出口額同比大漲了22.64%。主要出口產品氨基酸、抗生素等原料藥、酶和肝素等生化藥和部分西成藥均增幅明顯。
民營企業江山半壁
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共有10152家企業經營西藥類產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2家。其中,民營企業一直是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的主力軍,7885家民營企業共出口西藥類產品130.68億美元,出口額占比高達55%;而三資企業數量盡管只占了15%,但其出口產品更集中在高附加值的品種,出口額占比30%;國有出口企業數量最少,僅占7.5%,貢獻了15%的出口額。
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前十強企業累計出口額占比達9.24%。除了排在第1位的上海怡世翔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物流、倉儲公司,主要代理制劑出口業務外,其他企業出口仍以大宗原料藥為主。但值得關注的是,浙江華海藥業憑借制劑國際化的戰略布局,近兩年已逐步進入收獲期。前三季度,華海藥業西藥出口大幅增長,出口企業排名提升到第4位,并且其出口產品中超過20%為西成藥,大部分銷往歐美。
原料藥占比八成
雖然近些年,我國醫藥產業不斷加速轉型升級,外貿結構持續優化調整,但這一進程仍較為緩慢,從出口數據上看,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的三大類別出口格局未發生明顯改觀,化學原料藥依舊是最主要的出口品類,出口額占比高達81.6%,而西成藥和生化藥的出口比重分別為9.93%和8.47%。
從具體出口情況來看,化學原料藥前三季度呈現出量增價減的出口勢頭,出口量同比增長了3.78%,出口價格同比略降了2.79%。其中部分大宗原料藥品種產能過剩、低價競爭局面仍未改觀,出口依舊萎靡不振。如VC、VE、撲熱息痛等產品,即便短期出現部分企業因環保壓力停限產等情況,但因前期庫存較大,產能過剩問題無法根治,出口價格仍持續下跌。
西成藥前三季度出口呈現量平價升的態勢,出口量同比僅增長了0.7%,但出口價格同比上漲了9.24%。非洲一直是我國本土企業制劑出口的主要市場,但去年以來,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貨幣持續貶值,缺少美元支付,付款周期延長,出口風險加大,導致我企業出口意愿降低,前三季度對非出口量顯著降低。
生化藥前三季度出口貿易呈現量跌價升的態勢,出口量和出口價格同比分別增長了-0.42%、5.3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